理學院實踐分團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實踐分團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實踐分團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
商學院實踐分團
法學院實踐分團
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分團
理學院實踐分團:實踐生活,五味雜瓶
7月6日上午,全體支教成員在明志樓為接下來幾天的課程做準備。課程涵蓋廣泛,除常規課程外,電影賞析等課是重頭戲,授課組的同學認真地把教學需要的東西整理歸類,爭取能將自己的所學更好地傳授給孩子們。每個小組都要進行試講,其他成員則以學生的身份認真聽課,并對課程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一部分成員繼續對昨天的調研進行統計、分析和總結。下午一點整,成員們踏上了去往青龍湖鎮社會福利中心的行程。路途遙遠,驕陽似火,考驗著每一個成員的毅力,但只要想到要去看望老人,大家也并不感覺辛苦。剛進門,高院長便熱情地接待了大家,一番休整之后,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幫老人打掃,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離開之時,老人拉著我們的手,留下了不舍的眼淚。短暫的相處卻勾起了彼此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共鳴,愿老人們今后健康幸福生活。
晚上七點半,老師對一天的活動進行總結之后,全體成員在操場上開展了拓展活動。開始的自我介紹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剪刀石頭布等游戲增進了彼此的交流,最后由得分最少的小組給大家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伴著朗朗笑聲,今天的活動也接近了尾聲,大家在辛苦中品味著快樂,在實踐中增長著知識,每一個人都肩負使命,懷著信心來迎接新的一天。
食品學院實踐分團:實踐教學樂趣多,空氣質量監測忙
第二天的演講課上,師生們以“你的路途將去往何方”為題分享了彼此的夢想。課上,昨天那位一直低著頭的男生勇敢地舉起了手,講出了自己希望成為一名律師的夢想。雖然演講過程中有些磕磕絆絆,但他敢于舉手上臺的表現,已經讓實踐團成員為他豎起了大拇指。隨后,小老師就“中國夢“的話題與同學們進行了討論。在今天的課堂上,孩子們在小老師們的引導下各自暢談了自己的夢想,讓實踐團成員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下午第二節是同學們最為期待的化學實驗課。由于低年級學生并沒有接觸過化學。小老師們便由淺入深,提出如可樂為什么會有氣泡、如何除水垢等問題吸引大家,在一問一答間令課堂上一片歡聲笑語,接著,老師們又拿出儀器,指導同學們親手操作。
環境污染儼然成為了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為此食品學院實踐分團在韓村河將展開為期三天的環境大氣檢測工作。實踐團成員希望將得到的數據,為研究韓村河空氣環境質量變化及制訂韓村河環境保護規劃提供第一手資料,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實現我們的美麗中國夢盡自己的力量。
韓村河的第二天,兩個不相識的團隊在這里播下了愛的種子,一起成長,一起感受幸福和快樂。成員們愿將飛揚的夢想和青春的激情傳遞,與這里的孩子們共同學習、成長,追逐夢想。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實踐分團:心與心的交流,夢與夢的追逐
相較于第一天的生疏,今天同學們已漸漸熟悉了校園內的生活。上午的課程安排是禮儀和專業介紹課。下午的安排是頗具特色的摳門狼車隊和創新設計的展示。在禮儀課上,老師們以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課堂上老師們與學生面對面交談,為學生樹立了切實可行的目標。
材機學院社會實踐分團將豐富多彩的社團生活帶入了學校。各個社團成員在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之后便開始了新鮮的社團活動,在社團活動過程中,老師們與同學們分享了寶貴的經驗,讓他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與生活的美妙。
再一次回到初中校園的同學們第一次走上了講臺,找回了闊別已久的純真快樂。相信在接下來的4天生活中,他們會用心照顧這些承載著祖國未來的稚嫩臉龐,讓良鄉五中的同學們們茁壯成長。
計信學院實踐分團:深厚課堂情 豐富調研行
旭日初升,悠悠藍天,在青山的環繞下,計信學院實踐分團迎來了在佛子莊中心小學社會實踐的第二天。
在折紙課上,小老師們耐心細致,動物世界課上,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寓教于樂的上課形式不斷拉近老師和學生們的距離,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便是對小老師們辛勤付出的最大回報。
為了給辛勤工作的其他組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后勤組的成員積極行動起來,不怕臟,不怕累,認真地打掃了每一間學生宿舍及衛生間。他們用自己辛勤的勞動,默默支持著全團成員的工作。
調研組抱著調查問卷走進了佛子莊鄉村民家中。游擊隊老黨員的后代安先生的父親曾在抗日戰爭中親自參與摧毀了日本侵略者搭建的橋索與倉庫。調研組成員傾聽著老一輩紅軍戰士在抗日戰爭中的戰斗事跡,激發了愛國熱情。
在隨后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將更加努力,編織更加精彩的青春記憶。
經濟學院實踐分團:開啟智慧之門,揚起夢想之帆
7月6日清晨,房山五中的學生返校,經濟學院的學生熱情接待。經濟學院參加活動的學生和房山五中的同學初步的了解后,學院老師叮囑大學生言傳身教,為房山五中的學生樹立榜樣形象。
各班的第一次班會中,不僅有班級建設工作,如班級口號、班徽的設計,還有各樣的娛樂活動,使學生和支教老師快速融入到暑期實踐活動的氛圍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午休后,經濟學院的成員為大家講授心理健康課,心理測試讓學生認識自我;心理小游戲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在之后的公益環境大講堂上,老師們通過一些案例向同學們講述了環境問題。老師們傾囊相授,學生們各抒己見,愉悅的課堂氛圍使我們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傍晚,孩子們保持極高的熱情參與到藝術課中。部分表現突出的孩子光榮地加入到支教匯演節目的編排中。排練雖辛苦,但孩子們仍然認真學習每一個動作。
夏令營開班的第一天,實踐團的成員和中學生們都感到充實而快樂,集體也越發融合。伴隨著青春的夢想,支教大學生們將理想化作行動,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團:傳遞知識情誼,共筑青春夢想
7月6日,商學院開始了“筑夢中國,譜寫青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天,各項活動有序展開。支教老師們圍繞“我的夢,中國夢”的主旋律開始了一天的課程,豐富多彩的教學環節引領同學們遨游知識與夢想的海洋;激情洋溢的第二課堂讓老師與同學們消除昨日的拘謹,把歡笑凝聚;調研組深入農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增強社會主義歷史責任感。
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團獨具特色的第二課堂繪聲繪色,異彩紛呈。舞蹈、書法、音樂、手工、辯論等課程均獲得了同學們的好評。其中辯論課更是激發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二課堂三班的邵帥同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自己在今后能與老師們有更多的溝通,吸取他們身上積極的生活態度與豐富的學習經驗。
下午,實踐分團調研組成員手拿厚厚的調查問卷走進長溝,針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
短暫的相處,拉近了實踐團成員與同學們之間的距離。第二課堂的支教老師魏紫薇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在欣喜的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為他們帶去一個美好而難忘的暑期夏令營。
法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分團:情系工商·緣起石樓
7月6日上午,法學院實踐團與石樓中學在階梯教室舉行了夏令營開營儀式,石樓中學校領導表示了對實踐分團開展實踐活動的支持與感謝,希望同學們能肩負責任,給中學生樹立優秀榜樣。學院團總支書記尹航對石樓中學表達了感謝,并對實踐團提出要求與希望。實踐團成員與石樓中學學生分別宣誓,展現了決心與信念,擔起責任,譜寫青春篇章。
本次暑期夏令營由我院同學精心設置了各類課程,具體分為勵志成才、實踐素質、口才藝術、實用英語、法律素質、球類介紹、合唱藝術、趣味體育、舞蹈等。面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笑臉,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我們這群大學生心里感受到了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
下午,同學們進行了特殊的才藝素質系列課程。教室里,陣陣音樂聲傳出,同學們手里拿著樂譜,跟著老師一起歌唱。舞蹈課上,同學們踏實地跟著老師一遍遍做動作,在這些小姑娘的眼中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對舞蹈的熱情,感動著實踐團的每一個人。
體育課的老師把教室的座位排成環形,站在中間,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還向同學們介紹了趣味定向越野,讓同學們認識到選擇方向比奔跑的速度更加重要。
外國語學院實踐分團:以心溝通你我用愛照亮未來
7月6日清晨,實踐團成員迎來了與交道中學學生的第一次見面。走進教室,實踐團成員用熱情消融了師生間初次見面的陌生感。有的暢談大學生活與人生理想,有的通過心理團隊游戲的方式與同學們迅速熟悉起來。同學們求知的目光激發了成員們的熱情,紛紛表示要在日后的實踐活動中擔負起老師的責任,幫助同學們開拓眼界。
隨后,實踐團成員帶領全體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包括傳球接力、障礙接力跑以及趣味足球賽,學生們配合默契,高質量地完成了比賽項目,四個班級難分勝負。在游戲中本著友誼第一的原則,大家盡情揮灑汗水,暢享體育魅力。
下午的手工課程如期開展,學生們在實踐團成員的指導下,完成折紙作品的制作以及臉譜的繪畫,不僅增強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更能激發他們對于藝術的追求。學生們興趣高漲,用五顏六色的顏料繪就心中的多彩夢想,成員們傾囊相授,用真心的交流為今后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同時,部分實踐團成員帶領學生來到濟慈之家福利院,為那里的盲童奉獻愛心,貢獻力量。本著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大家積極幫助工作人員清理戶外游泳池,打掃室內衛生。出于對盲童的健康成長考慮,大家用消毒后的抹布擦拭每一個教具,細致清理每一個衛生死角。大手拉小手,成員們與交道中學的學生一起,真情溫暖盲童,用愛心照亮成長之路。
藝術與傳媒學院實踐分團:揚帆起舵,筑夢張坊
7月6日,藝傳學院支教同學經過討論課程和精心備課,終于站上了張坊中學的講臺,演繹著青春,傳遞著夢想。
今天的課程有生活禮儀、日語、韓語、趣味數學、健美操、寫作等等,與平時在學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更輕松一些,學生們也很積極配合。
下午,同學們組織學生們進行了課外拓展活動,藝傳學院的團總支書記徐亮老師還和支教的學生、張坊的學生一起打籃球。
二班支教同學組織了全班同學為初二(2)班隗祎琳唱了生日歌,并為她親手制作了生日賀卡,禮物雖小,但也表達了深深的祝福。我院新聞132班孔瑛琪所負責的初一(4)班的學生也為她過了生日,她說:“人生會有許多次生日,但這么有意義的還是第一次。我希望一直與他們保持聯系,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讓他們成為我人生一個特殊、重要的部分。”
今天一天是收獲的一天,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家都收獲良多,期待著以后更加精彩的實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