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十五五”資助戰略研究項目專題研討會召開。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指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主辦,北京工商大學承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宏觀管理與政策領域權威專家,以及國內知名學者和多所高校師生等七十余位代表齊聚一堂,研討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十五五”規劃,共商學科高質量發展大計。
會議開幕式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祥征主持,鄧祥征教授代表承辦方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感謝,并對會議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學科前沿議題開展深入研討寄予期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副主任劉作儀、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沈千帆先后致辭。劉作儀感謝學界長期以來對基金工作的支持,鼓勵與會專家建言獻策,凝聚共識、推動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在“十五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沈千帆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學科布局,對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表示熱烈歡迎。
在大會報告環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戰略研究項目負責人魏玖長圍繞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十五五”戰略研究的階段性進展作主旨報告,為后續專題報告、圓桌論壇與分組研討明確了重點方向與工作路徑。
會議議程包括專題報告、圓桌論壇、專家研討及總結發言四個環節。專題報告環節包括三個專題,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雷涯鄰主持。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院院長潘教峰圍繞“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十個重大關系”作報告,聚焦科技體制優化與國家戰略需求的匹配關系;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黃季焜以“農村經濟轉型的階段論與類型學和轉型驅動力”為題,系統討論農業與農村轉型的理論框架與動力機制;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鄧祥征則就“區域管理與城市治理研究進展與展望”進行闡述,圍繞學科交叉、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政策實踐對接分享最新思考。三位專家從體制機制、產業與鄉村、區域與城市三個維度展開,形成了多層次、多學科對話的知識圖譜。
圓桌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董紀昌教授主持,討論議題包括:高校科研機構如何推動宏觀管理與政策的研究布局、數據要素對科研發展的影響、人才培養等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雷涯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閆相斌,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劉炳勝,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鄧祥征、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檀勤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魏玖長教授圍繞相關問題展開了精彩的討論,分享了各自對人才如何培養、高校科研機構在宏觀管理與政策研究領域如何布局的見解與實踐經驗。
下午的專家研討環節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與會專家們分別圍繞三個重要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第一個小組討論主題為“區域管理與城市治理”,專家們就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治理模式、政策落實難點及創新路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分析了不同地區治理體制的優缺點,并提出了優化建議。第二個小組討論的主題是“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與會學者圍繞全球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對話,探討了如何在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第三個小組討論聚焦于“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專家們圍繞當前公共政策的實施效果、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以及政策創新的挑戰展開了深入討論,提出了推動公共管理現代化的具體措施。
分組匯報及總結發言環節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魏玖長主持。三個分論壇的專家代表依次匯報了本組討論成果,體現了對當前復雜社會問題的深刻洞察和實踐導向,均強調跨領域合作與創新的重要性。在區域管理與城市治理、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等議題中,專家們普遍強調政策落實中的挑戰與改進路徑,呼吁在改革和創新中更加注重協同效應、國際合作及可持續性,以推動更高效、包容且長遠的解決方案。展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并為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與參考。
分組匯報結束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執行院長魏玖長教授總結發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成果,表示專家討論不僅在理論層面深入挖掘,也在實踐層面緊密結合,解決了當前學術研究和政策實施中的關鍵問題。鼓勵學界繼續圍繞國家戰略深耕細作,推動研究成果轉化為學科發展的新動力。
鄧祥征致閉幕辭,代表全體與會者向所有為本次會議精心籌備和組織的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區域管理、公共政策與全球治理等學科的發展離不開廣泛合作與持續深入的學術交流,并號召專家學者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戰略的制定,共同開創宏觀管理與政策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