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我校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京舉辦了2016年學術報告會。學校科學技術處處長何明珂教授、教務處副處長李海生教授出席報告會,計信學院黨委書記兼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誼教授、計信學院院長蔡強教授,副院長于重重教授、劉新亮副教授、廉小親教授,以及重點實驗室教師及研究生100余人參加了此次報告會。學術報告會議由陳誼教授和于重重教授主持。
何明珂教授代表學校對本次學術報告會的各位講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介紹了學校“科技平臺月”活動的內容,充分肯定了本次學術報告會的重要意義,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蔡強院長代表學院對與會專家一直以來對學院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作的指導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北京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機器感知與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袁曉如研究員應邀作了首場學術報告“大數據時代的可視化”。袁曉如研究員系統地介紹了可視化的起源與發展,可視分析的概念,以及可視化研究進展、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通過他們團隊的研究成果和實際案例展示了可視化分析的作用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品化妝品檢定所丁宏副所長做了“食品安全與大數據分析”報告。從宏觀層面介紹了在大數據時代,食品安全領域面臨的新挑戰(如食品安全信息的監管、傳播與發布等),以及如何來正確認識食品安全與大數據的關系,把握食品安全大數據應用的方向,為建立食品安全大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奠定基礎。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孫金龍副總經理作了“數據時代食品安全檢測端發展的新趨勢”的報告。從企業的視角介紹了大數據時代對于基礎數據的全面性提出的新要求,對于數據獲取的成本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對于數據質量控制將會定制產品的新規則。同時現場為與會的研究生們提供了暑期實習的機會。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查禮博士作了“面向開源生態的大規模數據管理技術研究”報告。從技術層面介紹了當前大數據面對的技術挑戰以及大數據開源生態環境情況,梳理了大數據管理的一些關鍵技術,重點講授了行列混合式存儲結構,提出了NoSQL數據庫定義與分類,分享了大數據在Facebook上的應用案例。
本次學術會議是2016年我校科研平臺-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學術系列活動之一。通過本次學術會議,與會的教師和研究生們了解了食品安全大數據分析領域的前沿動態,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