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進教室,一位身著黑色長裙,目光炯炯的老師正在黑板上飛快書寫著,時而專注地講課,時而走下講臺傾聽同學們的討論。這就是陳曉白老師的課堂。1988年陳老師就來到學校,成為一名大學物理教師。現(xiàn)如今,任教28年的她始終熱愛著她的三尺講臺,心系著她朝氣蓬勃的學生,用愛揮灑著汗水,把愛播種在課堂上。
近5年來,陳曉白老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先后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學校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努力做好教學的同時,陳老師還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北京市大學物理和物理實驗競賽,并多次獲獎;她與張勇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制作的電磁波空間分布演示儀不僅獲得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還獲得了發(fā)明專利。
一絲不茍備課,讓學生學有所獲
課前,陳曉白老師會為每一節(jié)課做充足而有針對性的準備。“教案都是精心準備的,我希望我的課堂能夠緊湊一些。”陳老師向我們介紹。我們也留意到她電腦里有序地分類存儲著每一年的教學ppt,陳老師的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再一次顯現(xiàn)出來,“雖然這門課我講了很多年,但是我不會每年都用一成不變的課件教學生,細節(jié)的地方會不斷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根據(jù)每屆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最適合他們的教案。”
每學期陳老師所教的班級都會有所變化,生物工程、食品、機械工程、軟件、自動化、電氣等專業(yè)陳老師都教過。本學期陳老師擔任生物工程151-2和食品類151-2的大學物理教學,此外,還擔任機械工程專業(yè)和食品專業(yè)兩個班的物理實驗課。由于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不同,陳老師會分別準備各個專業(yè)的ppt,也會根據(jù)各專業(yè)的要求適當調(diào)整課堂講授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一絲不茍地備課,認真負責地上課,是陳老師一直所堅持的原則,即便是臨時給別的老師代課,也絲毫不放松。有一次教自動化專業(yè)的老師生病了,僅需幫忙代兩節(jié)課的陳老師也根據(jù)自動化學生的基礎和特點調(diào)整例題的難度。
營造活躍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愛學
眾所周知,大學物理這門課比較難學,建立起物理思維更是不容易,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些懼怕和抵觸心理,不喜歡學。陳老師如是說:“每個學生的基礎和領悟力不同,所以物理這門課確實不太好講,再加上很多學生認為物理難,不愛學,這就更需要我們老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起學生的興趣。”幾十年來,陳曉白老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力爭讓班里的同學喜歡物理,學好物理。
陳曉白老師的課堂是有趣而高效的。她大膽地把由哈佛大學著名的教授Eric Mazur創(chuàng)立的“基于問題的自主學習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的同伴教學法”帶入物理課堂,率先在自己的教學班試點。課堂上,同學們?nèi)耸忠粋€選擇器,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同伴討論之后對問題答案做出選擇。很快,大屏幕上就清晰地顯示出大家回答問題的統(tǒng)計結果。
陳老師解釋道,這一教學方法利用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還能使教師通過概念測試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講授內(nèi)容的理解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覺得陳老師的課比別的課更有趣,更能使我集中注意力,提高了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機械142班的來董東同學說到。此外,她還自行設計同伴教學法試點問卷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這種教學法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教學,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陳老師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她2012、2013和2014教學班的學生都接受過這樣的任務——準備一次演講,并以小組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對于演講的主題和內(nèi)容,陳老師也經(jīng)過深思熟慮,除了讓學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外,也讓學生了解物理在他們所學專業(yè)中的應用。比如材機學院的學生要準備與“物理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相關的內(nèi)容,而食品專業(yè)的學生便需要去了解“物理在食品專業(yè)中的應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加深對學習物理的認識,她希望學生們的物理知識不只局限于課堂中,更能融入到他們各自的專業(yè)和生活里。
花費大量時間批改作業(yè),幫學生解惑
記者第二次見到陳曉白老師是在她的辦公室中,一件條紋毛衣,一條粉紫色的絲巾,一張微笑的面龐,陳老師正在為同學們批改作業(yè)。一張張寫滿黑色字跡的作業(yè)紙上夾雜著紅色墨水,時不時還有一些密密麻麻的批注。
為了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陳老師每周集中批改一次作業(yè),每次作業(yè)5-7道題,四個班約130人,全部批改并完成登記一次至少要花大半天時間。除此之外,陳老師還要批改兩個班實驗課的實驗報告,如果按平均5-6分鐘批改一份報告,兩個班70份報告基本上也要改一天了。陳老師批改作業(yè)不是簡單地打?qū)虾筒妫M量把同學的錯誤原因標注出來。雖然這樣詳細地批改作業(yè)很耗時間、費精力,但她一直堅持如此。陳老師告訴記者:“我判作業(yè)特別慢,一天都判不完,雖然這樣判作業(yè)會很費時,但如果直接集體講,有的同學還是會跟不上。我給他們解錯的改一遍,課堂上再集體講,也許他們可能會記得更清楚些。”陳老師會把每次收上來的作業(yè)全部帶回家里,確保在下節(jié)課上課前將作業(yè)反饋到學生手里,及時給大家講解。“每次問問題老師都會認真地引導我,耐心的給我講解,然后還會說關于此類題目的解題思路,教我舉一反三。”機械144班王朱賀同學告訴記者。
在剛接2014級的大學物理課時,陳老師發(fā)現(xiàn)班里有些同學的物理基礎很不好,需要給他們足夠的個別輔導,才能使他們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為了更好地幫助這部分同學,陳老師堅持在每周五下午沒課的時候?qū)iT從阜成路校區(qū)到良鄉(xiāng)校區(qū)給大家集中輔導,“這樣做是想讓大家變得更好,因為老師除了上課、有事來良鄉(xiāng),其它時間在良鄉(xiāng)待的不多,即使在良鄉(xiāng),也常常是老師和學生的時間對不上。有時老師有時間,學生沒時間,有時學生有時間,老師沒時間,要湊學生和老師都沒課的時間很難,所以同學們平時找老師不方便,我過來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再后來,陳老師為了解決異地答疑的問題,建了一個QQ群,方便同學問問題。大家把不懂的問題拍照發(fā)到群里,老師解答,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綜合運用。機械144班的課代表王朱賀同學也說到:“在QQ群里,老師除了給同學們答疑,還會和大家聊天,分享她旅游照片和美景圖,讓我覺得特別溫馨。”
陳老師還會主動找對物理學習不太積極的同學或?qū)χR掌握不太好的同學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為他們講解課堂上沒聽明白的部分,對于不積極提問的同學,陳老師也會給他們提出問題,讓他們回答,在這一過程中了解每位同學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是良師,亦是益友
對同學們而言,陳老師不僅是學習上的良師,更是生活中的益友。同學們有什么煩惱都愿意向陳老師傾訴,而陳老師也會細心體貼的開導他們。有一次,一個平時表現(xiàn)不錯的同學向陳老師傾訴苦悶,迷茫,陳老師循序漸進,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開導這位同學,陪他聊了整整一晚,最終使這位同學走出困惑,更加陽光。
不僅對學生全心投入,陳老師對青年教師也是傾心付出。“我原來帶過青年教師,我覺得新來的教師并不缺知識,問題是怎么把知識講授給學生,這需要一個過程,青年教師隨時可以到我的課堂來聽課。對新來的青年教師,我也會和他們交流一些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訴他們從哪方面?zhèn)湔n,如何和學生交流等等。”陳老師如是說。
對于陳老師的投入與付出,同學們也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不僅努力上好每節(jié)課,不辜負老師的努力,而且在節(jié)日時也會向老師表達問候。元旦時,陳老師就收到了學生們的賀卡。即將完成大二上學期學習的學生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陳老師的不舍:“下學期就沒有物理課了,再也沒有一周見您幾次的機會了,我真的非常舍不得,愿您一切都好。”機械142班也送給陳老師一張全班同學簽名的卡片,上面寫滿了對陳老師的祝福與感謝。談到此時,曉白老師欣慰地笑了,這笑聲飽含了她日日夜夜地辛勤付出,載有她與同學們之間真摯的師生情。
多年來,陳曉白老師奮斗于工商,耕耘于工商,始終以飽滿的熱情、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高度負責的精神不斷探索著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本分在身,責任在心,陳老師不斷地投入和付出,用“愛”引導和教育學生,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為同學們的成長默默耕耘,貢獻自己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