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國家獎學金,五次校級獎學金,平均績點4.17學院第一,被常青藤名校美國康奈爾大學錄取。這就是被同學們稱為“學神”的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21班的單曉蕾。作為本屆的優秀畢業生,她不僅有著過硬的學習成績,活動比賽一樣也沒落下。曾獲得國家英語競賽二等獎、北京市武術比賽初級長拳一等獎、科技競賽優勝獎二等獎等。下面,就讓我們走近單曉蕾,走近我們身邊的榜樣。
腳踏實地的學習
回想自己的大學生活,單曉蕾毫不猶豫地說:“學習是我大學中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大學四年,她一直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就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一次階段整理,整理每個單元的知識框架和思路,了解整本書的內容。就是這樣,一頁一頁的筆記,一章一章的總結,她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另外,她還告訴我們自己總結的一個考試小技巧,她會將考試總結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記憶為主,另一種則偏重邏輯和計算,根據不同的考試類型,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比如說,一般基礎的專業課會有大量的概念和理論,這些內容不僅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專業知識做鋪墊,而且也往往是考點,誰記得越牢,誰就越容易得分。另一種偏重計算的科目如化工原理,在記憶的基礎上需要大家具備一定的計算推理能力,一般一種反應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會更佳牢固,記住最基本的公式和套路,能自己推理出復雜一些的公式。
單曉蕾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串聯當天所學的內容,每節課上老師的課件,都一張不落的記錄重點,在課下進行二次整理。更難得的是,她要求自己一直保持著上大學前每日做作業的習慣。雖然說上了大學,沒有中學時期每天硬性的家庭作業,但她卻將課本后面的習題全部“刷”一遍,這不僅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讓其對課本爛熟于心,更重要的是讓她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大學四年“學神”的基礎。
單曉蕾的室友徐欣如告訴我們,單曉蕾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人,每次上課,大家都是搶教師后排的座位,只有她,每次都是坐在第一排,選擇離老師最近的地方,積極與老師互動。她并不是熬夜型的學霸,而是高效率、高質量的學習。
樂觀陽光的生活
大學期間,單曉蕾絕對不是一個只會埋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她從大一開始就加入了校健美操隊,代表過全校向外界展示大學生的青春活力。她還參加了北京市武術大賽,并獲得長拳組的第一名。單曉蕾告訴我們,大一大二的社團活動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健美操隊幾乎每天都有訓練,吃完晚飯就匆匆趕去訓練,訓練完又神清氣爽地去學習,雖然忙碌,但是很充實。
在四年生活中,讓單曉蕾感觸最深的就是吸引力法則: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或向什么樣的人靠近。單曉蕾回憶到,這四年非常開心結識了幾位非常優秀的人,他們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方面帶給了自己很大的影響。比如大一時參加健美操隊,有幸結識了現在一直聯系的學姐和好朋友,當時得知彼此都有出國的意愿,惺惺相惜,這位學姐在此方面給了她許多的幫助,告訴單曉蕾申請國外的大學成績績點和實習經歷的重要性,正是源于學姐的提點和鼓勵,才讓她一直嚴于律己,認真勤奮。來到阜成路校區之后,遇到了留學生志愿者協會的會長,知道她有出國的打算,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料和建議。對于單曉蕾而言,他們像是自帶光環的發光體,吸引她去靠近,也讓她自己不知不覺也變為了發光體。
堅持追逐的夢想
談到申請康奈爾大學的經歷,單曉蕾有許多心得想和大家分享,同時也想通過自己的經歷給以后想要申請國外留學的學弟學妹們提供一點意見。
單曉蕾是從大一就有了出國的打算,所以一直在積極地收集各方面的材料進行準備。比如,根據自己的專業,有針對地選擇老師。畢竟學科背景不同,國外的學校要求差異很大。確定好目標之后,接下來就是專心致志的學習了。單曉蕾申請學校時,平均學習績點達到了4.17,高績點為她加分不少,最起碼可以留個好印象。相比績點,更重要的是科研經歷,因為所報專業屬于理工科,國外的教授更看重你的科研背景,比如說參加過什么科研項目,有過什么科研成果,有沒有發表過論文等等。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出國留學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于語言。所以,過硬的英語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單曉蕾也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天6點準時起床進行聽力及口語練習,參加英語角與外教交流等方式鍛煉自己的口語聽說能力。在一次性通過了四六級考試之后,又奮力轉戰托福考試。從詞匯、句型、寫作、聽力全面沖刺,補習班、網站、APP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輪番上陣。她告訴我們備考期間總結兩個字就是:刷題。一遍又一遍的刷題。正是這樣的堅持,讓她一次就通過了托福考試。但從她的室友處我們了解到,嚴格要求自我的單曉蕾,因為不滿意自己第一次的托福成績,認為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于是當晚就重新報名又考了一次。單曉蕾就是這樣一個刻苦而又倔強的女生。
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從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求學,這四年帶給單曉蕾的,就是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面對即將開啟的新旅程,她直言并沒有什么具體的規劃,在她看來,踏實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最好的規劃。她始終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虛心對待身邊的每一位朋友,從中汲取營養。對于學弟學妹,尤其是打算學習深造的同學,她鼓勵到: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經不起現在的苦難,怎配得上以后的精彩呢?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