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朝鮮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糧食安全目標下市場起決定作用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研究”于6月順利結項,近日頒發了結項證書。該項目在研究過程中受到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北京市社科基金規劃辦、我校相關部門以及經濟學院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該項目研究的創新之處有:一是研究視角創新。針對我國糧食市場面臨的一系列新形勢和新挑戰,課題組跳出糧食與農業問題來看糧食問題,跳出中國看中國糧食安全與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站在世界市場、全球資源和市場化改革的超縱深視角,基于中國經濟尤其是農業經濟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背景,加快我國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研究。二是問題選擇創新。課題組基于中央關于“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等戰略構想,基于開放與全球視野,重視糧食生產、流通、消費所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矛盾和新問題及其影響中國糧食市場運行的機理與路徑,借鑒國外經驗,找準現行糧食價格形成機制與調控政策的不足及原因。三是學術觀點創新。課題組認為,我國糧食供求基本形勢比較樂觀,糧食安全水平較高,長期僵化扭曲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以及缺乏必要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保護是我國糧食市場同時出現“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高價格”格局的基本原因,因此必須加快糧食價格機制的改革步伐。四是研究方法與分析工具創新。課題組除結合文獻研究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等定量研究方法外,還適當借鑒了自然科學的“試驗”方法從事政策模擬研究,并充分結合了對基層經驗的深度訪談與歸納等。該項目由首席專家李朝鮮主持,徐振宇、倪國華、孟昌、劉曉雪擔任子課題負責人,方燕、孫寧寧、王琴英、羅玉波、尹玉良、鄧磊、王沈南、郭志超、楊曉華、楊建海作為課題組成員共同完成。
此外,4月20日,學校還組織了該項重大項目的預驗收會。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六位相關領域專家作為驗收專家。在耐心聽取匯報之后,各位驗收專家高度肯定了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意義,并為之后的正式項目結題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