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下午,我校78級商經一班39名校友邀請12位老師在阜成路校區(qū)舉行了“相識30年”同學聚會。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剛一見面就擁抱在了一起,歲月的風雨絲毫沒有沖刷掉他們曾經的青春激情。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飛速發(fā)展的30年。我校78級校友有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取得輝煌成就的歷史見證人,更成為北京工商大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見證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時期,全黨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文化革命”中停止招生的院校逐步恢復。1978年5月,教育部批準原北京商學院復辦,設商業(yè)經濟專業(yè),78級209名學子和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節(jié)拍開始新的生命旅程。正是帶著這一份“30年的母校情節(jié)”,這次有不少校友都是從外地,甚至從國外專程趕回母校參加校友聚會的。許多校友為了這次聚會都推掉了手邊的工作按時趕來學校。
會議開始前,記者與一名曾經擔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秘書的校友陳承茂進行了短暫的交談。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畢業(yè)以后首次回到母校。談起母校的變化,他表示雖然為沒有見到曾經的老教學樓感到遺憾,但是他更多的是為母校這30年來的巨大變化而感到驕傲。記者問道曾經的大學生活對他的人生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時,他說:“當時導師教給我治學嚴謹,做事認真,敬業(yè)的做人態(tài)度受用至今。導師那種學者的責任心我至今也是記憶猶新?!?/font>
會議開始后,曾經擔任原北京商學院院長的賀明倫教授首先發(fā)表講話。他深情回憶了78級學生作為當年的北京商學院復校后的第一屆學生,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希望同學們今后事業(yè)更上一層樓,更希望同學們不斷使自己成為有修養(yǎng)的、“真善美的中國人”。
會上,原北京商學院副院長王福成以及其他應邀到會的老教師紛紛發(fā)言,為自己當年的學生們事業(yè)有成倍感欣慰,也一如當年在講臺上一樣,對同學們未來發(fā)展提出殷切希望。
學生代表,曾任78商經一班班長,現(xiàn)任我校經濟學院副教授的姚立和校友代表張城也作了發(fā)言。他們真誠地感謝母校,感謝老師對同學們多年的辛勤培養(yǎng)。發(fā)言中記者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感謝、感恩、珍惜”。他們的發(fā)言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和熱烈的掌聲。
會議期間,學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張德玉代表學校黨政領導來到了會場。他對校友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回到母校,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校友們不忘師恩的深情厚意表示敬意。張德玉副書記向校友們介紹了學校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構想,特別強調了要加強學科建設,打造王牌專業(yè),加大科研力度,逐步把我校建設成為教學科研型大學的發(fā)展目標。他希望校友們能夠一如既往地繼續(xù)給予母校更多的關注與支持,能夠“?;丶铱纯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