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9點,校長、經濟學博士譚向勇教授作為嘉賓出席了經濟學院的新生見面活動。和以往不同,此次見面會采取了“訪談”的形式,新生們提問,校長回答,氣氛輕松融洽。
校長應大家的要求,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現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他提醒新同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將來無論怎樣,都一定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一定要想著明天還有競爭,如果不把自己武裝起來,就很難成功,再宏偉的目標都要從今天開始。
“送臺歷”是此次見面會精心設計的一個環節。學生們希望校長在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年份上做標記。幾乎沒有思考,校長選擇了1978年。他告訴大家,1978年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他個人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對與國家來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的繁榮富強;對于自己來說,那一年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從農村到北京,開闊了眼界,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
財經094班的鄒韻同學問校長在大學時代最美好的回憶是什么。校長回答,自己在大學時代最愛做的事就是到圖書館借書,借各種各樣的書,到教室看。校長囑咐新生們,對于自己的專業要學專學精,但是在整個人生中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掌握更多的知識,擁有更廣的知識面。所以,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不僅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
校長希望每個學生都熱愛自己的學校。他說,北京工商大學的優勢就是學科體系很完善,文科、理科、工科學校都有。而且,辦學歷史比較輝煌,北京工商大學是由原北京商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和機械管理干部學院組成的,北京商學院和北京輕工業學院在原來的同類院校中都是排名第一的。目前,學校十分重視師資建設,不僅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而且不斷組織教師培訓團去牛津等名校學習培訓。校長強調,一個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效果好不好關鍵取決于老師,任何一名老師必須爭當一名優秀的老師,所謂名師出高徒,只有教師的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才能不斷進步。學校現在有800多名老師,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學校老師數量要增加到900多名,學校的明天會更美好。
校長還結合自己的學科背景為經濟學院的新生送出了鼓勵和祝福。校長從經濟學誕生、發展的歷程談起,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學將會越來越重要。他引用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話說,新世紀“將是經濟學家的時代”。校長希望各位新生學好經濟學基本原理、技能和分析方法,同時苦練外語、熟練掌握計算機,鍛煉自己的表達交流能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