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藝術與傳媒學院組織召開了首屆全國大學生經濟新聞作品大賽定評會。副校長張耘應邀出席大會并講話。會議由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沈毅教授主持,黨總支書記秦巍出席會議。大賽組委會16位評委評選出來自蘭州大學、云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各類獲獎新聞作品20余篇。本次大賽頒獎活動將于11月29日在京舉行。
張耘副校長代表校領導向到會的專家表示歡迎。她表示,希望專家和老前輩們一如既往地在我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尤其是服務社會上給與支持和指導;希望我校能與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專家共同攜手,將“全國大學生經濟新聞大賽”辦成一個在國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秀、權威、具有品牌效應的常規性賽事。新聞系主任王擎向與會領導、專家介紹了本次大賽的進程、前期準備工作、參賽稿件分布情況和評委會初評、復評的結果。
中國經濟報刊協會會長、《經濟日報》原總編輯馮并主持了本次大賽的最終定評工作。《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名譽會長張虎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楊正泉,全國記協原黨組書記徐心華,《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江紹高,《中國日報》原總編輯朱英璜,《中國青年報》原社長徐祝慶,《中華工商時報》原總編輯黃文夫,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雷躍杰、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副會長王兆平、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副會長叢錫印等與會評委針對相關稿件進行了熱烈討論與交流。與會專家指出,消息和言論體裁的創作歷來是媒體新聞報道中的薄弱環節,本次大賽的參賽作品中也體現出這一問題。本著為大學生經濟新聞創作樹立標桿的從嚴原則,最終經評委會集體討論決定,消息與言論類一等獎空缺,共評定來自蘭州大學、云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10余所高校的各類獲獎新聞作品20余篇。
據了解,本次大賽評委會組成中,有多名評委長期擔任中國新聞學界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中國新聞獎”的評委。評委們長期的實踐經驗與敏銳的專業眼光充分保證了本次大賽評審工作的客觀性、專業性、公正性。
“全國大學生經濟新聞作品大賽”由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和北京工商大學聯合主辦,擬每兩年舉辦一屆。本次大賽在今年1月開始籌備后,得到了學校領導及中國經濟報刊協會的大力支持,全國26家高校成為本次大賽的發起院校。大賽最終收到來自全國20余所高校的305篇參賽作品。
藝術與傳媒學院發起“全國大學生經濟新聞作品大賽”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鼓勵新聞專業在校大學生更多地參與業務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希望通過評選活動,促進高校專業教學與新聞單位業務、實習與就業的良好互動。與此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向社會展示我校經濟新聞專業在建設北京市特色專業、北京工商大學重點建設專業方面所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