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you teach in English?”
“Yes.”
“what’s your teaching plan?”
你可不要以為這是在國外某大學,其實這是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教師招聘商學院面試組現場的一幕。當面試官見應聘者是位美國名校畢業的博士生時,馬上改用英語提問。應聘者也表現得十分機敏,立刻用純正的美語侃侃而談。一襲淺灰色正裝的她看起來十分干練。
面試官認真 應聘者大方
持續的低溫使得地面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褪去,但寒冷的溫度擋不住學校求才若渴的熱切心情和面試者的求職熱情。1月9日上午8時,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教師招聘面試工作準時開始。面試現場氣氛熱烈:教室內,面試官認真提問,仔細記錄,審慎打分;應聘者積極回答,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等候區內,候場的應聘者有的閉幕養神,一派成竹在胸的鎮定;有的略顯緊張,手捧一小本做臨陣前的最后“磨槍”;工作人員來回奔忙,負責排序、引導;面試現場雖然緊張但秩序井然。
“如果你應聘成功,對今后的教學科研有什么計劃?”
“我希望能夠以之前的研究作為基礎,在縱深上更加深入。同時,我希望把在國外學到的領域前沿知識引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講臺上的應聘者看起來并不十分緊張,面對提問娓娓道來。他的沉著和自信讓臺下的評委頻頻頷首。
在面試環節中,應聘者先用2分鐘時間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并談一下自己對應聘崗位的認識。然后,各招聘工作組根據招聘工作崗位的要求提前設計好相關問題,由組長負責提問。
記者發現,大多數的應聘者都表現得比較自信,在回答問題時,都有很強烈的表達欲望,千方百計地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呈現給各位考官。
評審多元 各有側重
去年我校在教師招聘時首次引入學生評委,引起社會廣泛贊譽,今年延續了這一模式。今年的教師招聘按照8院1系1部共分10個小組,每組由11人組成,組長由本單位行政負責人擔任,成員由本單位領導、相關專業的教授、一名學生輔導員、一名學生代表組成。
各方力量的引入保證了面試的公正公平,而不同評委在面試時也側重考察不同的方面。作為學校的領導,孫寶國副校長認為在引進人才時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應聘者個人的綜合素質:比如學術背景、表達能力、形象性格等;第二是應聘者與學校的適合程度,即此人能否很好融入到學校的大環境中來。他舉例說,我校在化工研究方面更偏重與應用,因此化工學院在招聘教師時就會特別看重應聘者的“實戰能力”:即能否善于把成果產業化,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生產力。
各學院則把是否具有科研潛力視為選拔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通過詢問應聘者過去的研究及今后的研究計劃評估此人的學術潛力。同時,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語言表達和應變能力也十分重要。此外,還要有責任感,善于團隊合作,樂于承擔社會工作。
在學生評委眼里,是否具有親和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幾乎所有受訪的學生評委都把高分送給了那些具有親和力的應聘者。“我希望未來的老師可以和我們打成一片”,一位學生評委坦言。此外,教學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扎實也是學生評委看重的方面。
競爭激烈 優中選優
學校高度重視此次教師招聘。此前召開多次會議,研究招聘的工作方案,評閱應聘人員的材料,根據有關要求篩選確定參加面試的人員。據人事處處長魏中龍介紹,本次計劃招聘教師47人,收到簡歷近千份,最終選出106人參加試講,可謂是優中選優。
面試當日,校長譚向勇親臨每個面試會場,傾聽招聘問答、詢問面試情況、慰問工作人員。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親任體育與藝術教育部招聘組組長。副校長孫寶國不僅來到面試現場了解情況,還向各位評委再次強調了注意事項。副校長張耘、呼文亮也來到面試現場進行巡視。
積極配合 力求完美
各部門也全力配合,力求把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人事處從去年就開始準備此次人才招聘工作,為保證招聘的順利進行傾注了大量心血。教務處、后勤管理處、保衛處共同承擔了現場接待和引導工作,團委專門安排學生志愿者在現場服務,保衛處認真做好安保工作,后勤處為工作人員準備了可口的飯菜,校醫院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宣傳部對招聘工作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在記者的采訪中,許多應聘者都表示十分感謝學校為本次聘任所做的精心準備。一位應聘者說,她剛到校門就立刻有志愿者迎上來給她引領指路,走進校園就看見歡迎的彩旗和橫幅,在等候區又受到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這一切都有助緩解她的緊張情緒。雖然天氣寒冷,但她的心里卻是暖洋洋的。據一位在耕耘樓門口服務的志愿者介紹,今日上午共有8位志愿者分成小組在各個校門服務,他們從早上7:20就開始集合,要工作到中午11點才能結束。雖然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但是能為應聘者服務讓他們覺得十分值得。
據悉,各招聘工作組按照實際招聘人數的2倍選拔確定參加試講的應聘教師崗位的人員,于今天下午14:00前將面試評價表和面試合格人員匯總表報人事處,并通知面試合格人員參加明日上午在良鄉校區舉行的試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