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本次全員崗位聘任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呢?
魏中龍:總的指導思想是三個“有利”,即以有利于提高教學科研和學科發展水平、有利于推進學校發展戰略目標實現、有利于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目標導向,通過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本次全員崗位聘任工作,促進學校的科學發展,促進學校加快轉型,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從而促進學校的全面發展。
記者:相對以往,本次全員崗位聘任工作有哪些特點呢?
魏中龍: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點:一、理順關系,規范管理。本次聘任分為三大系列(專業技術崗、管理崗、工勤技能崗)、四類人員(教師、非教師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勤技能人員),根據不同的崗位實行不同的目標責任管理,崗位管理進一步規范。二、逐步推進和完善校院兩級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學院權力增大,在人、財、物的管理方面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三、充分考慮歷史和現狀,妥善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例如塑料所的問題)。四、統一良鄉補貼,真正體現補貼的含義,多于良鄉新補貼標準的部分,按總額納入學校的績效工資改革體系中。五、科學制定科級干部的聘任方法,規范管理隊伍結構,建設一支優化、精干、高效的科級干部隊伍,以適應學校崗位管理和改革發展的要求。
記者:本次全員崗位聘任工作有哪些要求呢?
魏中龍:一是進一步強化崗位管理,競爭上崗,鼓勵流動,雙向選擇;二是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要求。今后,教師工作將由三部分構成(教學、科研、校內社會工作),教師可根據自己所在學科專業的特點和自己的能力在三部分的結構比例中有所側重;三是績效工資的設計既考慮了崗位職責及其承擔的任務,也考慮了相關人員的歷史貢獻。
記者:許多人都反映本次全員崗位聘任工作對教師有所傾斜,是這樣嗎?
魏中龍:本次聘任在績效工資的分配方面,向教師隊伍適當進行了傾斜,當然,對教師工作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畢竟,教師和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但是,本著“成果共享”的理念,隨著學校財力的不斷提升,廣大教職員工的待遇都會隨之提高。
記者:全員崗位聘任工作實施方案是如何制定的呢?
魏中龍:此次全員崗位聘任無疑是我校歷史上準備時間最長、最充分,征求意見最廣泛的一次聘任。學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此次聘任工作,從09年上半年開始,人事處就在京內外多所高校開展了多次調研工作;暑假期間,人事處與教務處、科技處、組織部、校辦、工會等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19個文件,后經反復研討和修改,形成工作方案的討論稿。聘任工作于暑假后正式啟動,學校連續召開了6次黨委常委會暨校長辦公會,反復研究討論聘任方案,學校還召開了5次座談會,分別就聘任方案向管理干部代表、教師代表、其他專業技術崗位代表、工勤技能崗位代表、中層干部征求意見,后又召開學校教代會執委會討論通過了該方案??梢哉f,方案的制定考慮了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全面可行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問題有待繼續解決。
學校十分重視此次聘任工作的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了聘任工作領導小組,對學校的聘任工作進行指導;學院的聘任工作領導小組吸納分工會負責人作為成員,增加了競聘工作的民主性。此外,還專門設立了崗位聘任工作監督與爭議協調領導小組,確保崗位聘任的公開、公正、公平和有爭議問題的解決。
記者:在具體操作層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魏中龍:一是各單位崗位聘任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好領導組織作用,吃透文件精神,嚴格按照文件要求開展聘任工作。二是堅持原則、規范程序、鼓勵競爭、雙向選擇,使競聘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三是嚴肅工作紀律,不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打擊報復。四是加強時間觀念,確保競聘工作按時完成。
魏中龍還針對大家比較關心的熱門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
問:應聘工勤和專技崗的人員,如果所持證書與應聘崗位不符,能否作為競聘依據?
答:不能,只有技能證書和聘任崗位相一致才能作為合格的競聘依據。例如:某人有會計師證書,但應聘的為圖書館崗位,則此證書不能作為應聘依據。
問: 今年退休的人員是否占編制?
答:2010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員都不占編制,但要參加此次聘任。
問:是否能跨單位選崗?
答:完全可以,此次聘任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公開競聘、雙向選擇。但需要提醒換崗的人員的是,請務必在5個工作日內認真完成工作交接,否則不能上崗。
問:此次聘任取消了實踐型教師的崗位,以前的實踐型教師該應聘何種崗位?
答:兩個選擇,如果條件符合,可競聘教師崗;若不滿足教師競聘條件,可競聘實驗技術人員或者管理崗。身份為教師、但在文科實驗中心等單位從事實驗室管理和服務工作的人員,這部分工作按校內社會工作量計算。
問: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級晉升,學校是如何考慮的?
答:學校將于今年上半年制定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級晉升與管理辦法,根據學??傮w的人力資源建設與發展規劃,適時開展職級晉升工作。
問:聘任起始期和績效工資的發放日期是同一時間么?
答:不是。聘任期為2009年9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績效工資的發放日期從2010年3月1日開始。今后年度考核按照自然年度進行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