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由首都文明辦、市市政市容委、市教工委、市教委、團市委與我校聯合舉辦的“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第28個周四垃圾減量日”活動在良鄉校區舉行。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首都文明辦主任陳冬,市教工委副書記唐立軍,團市委大學部部長鄭品石,房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趙佳琛,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孫堯東,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副校長呼文亮,房山區文明辦主任康寶和,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管理處處長徐成俊,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辦公室主任裘海鵬,中華環保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李京華出席了本次活動。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等新聞媒體的記者及我校五百多名師生參加活動。活動由市市政市容委委員吳戰鷹主持。
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介紹了學校在垃圾減排、垃圾分類方面的做法、經驗和奮斗目標。他指出,高校及高校教師特別是首都高校的大學生應該成為垃圾減量和分類的實踐者、推動者、示范者。目前,學校已經制定了垃圾減量的具體目標,即五年內全校垃圾減量平均每年200噸,每人每天平均減量30克,除此之外,學校還會開展持續的宣傳教育,通過舊物交易、制作分類器具等活動提高師生垃圾分類的熱情并及時總結經驗向社會推廣,形成長效機制。
學生代表梁慧向首都高校大學生發出倡議。她呼吁高校大學生樹立低碳環保生活理念,養成垃圾分類、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
市教工委副書記唐立軍在講話中要求北京各高校要進一步做好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工作,加大經費投入,完善處理設施,加強輿論宣傳,使廣大師生養成從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的習慣。他還指出首都高校學生要發揮示范作用,在志愿服務、社會實踐中深入社區和農村宣傳,為垃圾分類減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最后,中華環保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組委會副主任李京華為師生們作了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知識講座。與會同學認真學習了相關知識,并表示會積極行動,從小事做起,做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推動者。
當日中午,在學生生活區還舉辦了“跳蚤”市場。“跳蚤”市場以廢舊物品循環利用、提高節約意識的目的。同學們熱情踴躍參與,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據悉,第28個“周四垃圾減量日”,是繼“綠色辦公月”、“綠色餐飲月”、“綠色旅游月”、“綠色社區月”、“綠色包裝月”、“綠色市場月”之后,在11月份“綠色校園月”里舉辦的第一個以“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實踐活動,也是“周四垃圾減量日”首次走進高校校園。
附:做文明守禮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倡議書
1、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生活理念,養成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的文明習慣。
2、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簡易、大容量包裝產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紙杯等用品,減少廢棄物。
4、自覺選購和使用再生材料制品,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5、適量點餐、節約糧食、減少浪費,減少餐廚垃圾。(多數城市的廚余垃圾占總量的60%以上)
6、積極學習和掌握垃圾減量和垃圾分類知識,按照標準和規范,自覺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