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工商大學赴內蒙古興安盟服務團走進了永安鎮永德村和敖牛村,繼續進行農村經濟結構以及基層民主建設的調研。
上午不到8點,我們便來到了永德村。永德村黨支部書記熱情地歡迎了我們。他向我們簡單介紹了永德村的基本情況及特色產業。永德村耕地面積9992.18畝,多山地,主要種植玉米和綠豆。永德村轄2個自然屯,有401戶,1337口人,其中有260余人外出務工。突泉縣永安鎮倡導各村進行“一村一品”個性化產業建設,永德村積極響應號召,在今年3月建立了織衣廠,屬高度密集型產業,解決了村里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之后,我們來到織衣廠進行了參觀。現在織衣廠有50余名員工,加工“星火”品牌的服裝,銷售到遼寧溪柳的批發城。
正巧,我們趕上了永德村的集市,這也為我們的調研工作提供了便利。于是,在綿綿細雨中,我們來到集市中進行問卷調查。我們一行人的到來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也有很多村民積極配合我們完成問卷調查。一位阿姨握著服務團成員的手說:“你們大學生能夠來到我們鄉村了解情況真的非常好,跟你們聊天讓我們也長了見識。我家小孫女很喜歡唱歌跳舞,希望你們以后能夠給他們帶來這方面的課程。”還有一位阿姨同我們談起了大學生村官的問題,她認為大學生能夠來到鄉村做村官,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信息;但是大學生有些做事方式還與村民們一直以來所習慣的方式相差很遠,沒有切實考慮當地的現狀,所以希望大學生村官能夠多多了解村民們的情況,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的村民放下了手中的生意,熱情地幫助我們完成問卷填寫,令服務團的成員很受感動。一句“謝謝,打擾了!”都已不能表達我們對當地村民的謝意。
下午,服務團又來到了永安鎮敖牛村。敖牛村是永安鎮黨建工作開展最為出色的村莊之一,村子的經濟發展狀況也也較好。敖牛村黨支部高書記帶領村民們發展了很多能夠讓村民們更快致富的產業。敖牛村從事有機谷訂單農業,今年有5000畝的訂單,可以出產200萬斤有機小米。高書記介紹,這樣的訂單生產更能夠保障農民的收益,讓他們不用擔心種出來的東西沒有銷路,而且,每畝有機小米可以讓農民收益700元,是種玉米的兩倍。2002年,敖牛村還成立了奶牛合作社,此合作社還是自治區先進社,現在合作社擁有奶牛500余頭,產出的牛奶是蒙牛奶業的奶源之一。同時,敖牛村也有食用菌棚,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能夠為村民帶來較好的收益。高書記說:“我們作為村干部,是為村民服務的,就要啥好整啥。”擁有著這樣先進的思想,高書記帶領著敖牛村繼續向前發展著。
隨后,服務團走進敖牛村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村民們對鄉鎮以及村里所做的工作都非常認可,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敖牛村的住房條件是我們走訪的幾個村子中最好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磚瓦房,并且村里的道路也在建設中。村民們所關心的問題也已經從單純的提高生活水平上升到村容村貌的改善上。
經過兩天的走訪調查,我們發現永安鎮的各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農民的生活水平較之前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在接下來不到兩天的調研時間中,我們將繼續走訪2個村,并與永安鎮各村干部進行座談,進一步了解農村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