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在阜成路校區舉辦了一場外國留學生與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來自法國、瑞典、德國、芬蘭、荷蘭、新加坡等國的留學生及我校經濟學院、法學院的部分研究生參與了研討會。大家從中國經濟文化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更好的理解中國,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進行中西方經濟的對比,暢所欲言,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
研討會由教授外國留學生《金融》課程的經濟學院宛璐老師主持,分五大板塊以主旨發言加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經濟學院研究生汪京京從創業板的角度做了題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和金融市場”的主旨發言。瑞典留學生MAGNUS做了題為“企業家和企業家才能”的主旨發言。法學院研究生高建州做了題為“虛擬資產的民法保護”的主旨發言。荷蘭留學生DANIEL做了題為“股票交易所的歷史”的主旨發言。法學院研究生畢文揚做了題為“外國人在中國設立企業的法律準備”的主旨發言。
研討會開得十分活躍,參與討論的中外學生們的思考深入到位,每個議題發言后,在場中外學生們都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原定1個小時結束的研討會,一直持續了近3個小時才結束。
研討涉及到了經濟、文化、法律等諸多領域的重要內容,充分反映了全球化時代不同文明下大學生們對其他文明的相對深入理解和包容,表現了在比較中西經濟文化視野中當代中外大學生們較強的思辯能力。通過對中國經濟文化及中西方經濟文化對比的探討,在座的中外大學生們都加深了對中國經濟特色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