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之際,學校在良鄉校區舉辦了“與信仰對話”——名家報告進校園活動,邀請到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哲學學會副會長韓震教授主講。我校黨委書記孫堯東、北京團市委大學部部長張秀峰出席活動。我校和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等兄弟院校的師生代表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團委書記呂良主持。
韓震教授首先與同學們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歷,教授不無感慨地談到自己知青下鄉的經歷,并將其視作對人的磨練,鼓勵同學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受教育機會。韓教授對自己苦中作樂的人生道路風趣幽默的解讀,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在談到如何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對社會有益的人時,韓教授生動地向同學們講述光只有聚焦才有能量,人只有執著才能有所建樹,鼓勵同學們應當堅持理想、磨礪意志、努力奮斗。
之后,韓震教授將哲學的獨特價值、功能和如何學習哲學向同學們做了清晰詳盡的闡述。韓教授援引大家耳熟能詳的書本內容,闡述了哲學的本質不是知識而是系統的反思性的批判性思維活動。在講到哲學的思維特征時,韓教授提到一個民族只有具備自我批判精神才有希望,才能進步發展。韓教授寄語現場同學們通過哲學激發思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擁有豁達的性格和堅毅的品格,學會獨立思考,養成把思考轉化為文字文本的習慣。
講座之后,北京團市委大學部部長張秀峰向韓震教授頒發了“首都大學生成長勵志導師”聘書。現場的同學們表示從此次講座中受益匪淺,建立了對哲學的興趣,激發了對人生觀、價值觀的進一步的思考,對思維方式的培養和問題的分析理解也有很大幫助。本次活動作為學校紀念“五四”運動九十五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鼓勵同學們繼續弘揚“五四”精神,堅持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勤奮刻苦、努力學習、腳踏實地、勇于實踐,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
附:韓震教授簡介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評審專家,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與專業設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第五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北京市哲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西方哲學史》首席專家,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主編,《世界哲學》《外國哲學》《哲學門》《新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教師》等報刊編委會委員。曾入選北京市“跨世紀青年理論工作者百人工程”培養計劃、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培養人選。2000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