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第四期商科發展沙龍在阜成路校區舉辦。來自商學院、經濟學院、藝傳學院的17名老師,圍繞“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我校商科發展”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傅龍成、神州英才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首席運營官范亞峻應邀參加了研討。此次沙龍由商學院劉文綱教授主持。
大家普遍認為,產學研合作不夠深入,特別是校企合作機制不健全、合作層次低、合作途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校商科的建設與發展;為推動我校商科發展,必須加快探索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提高我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我校商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而樹立我校商科發展特色。
關于產學研合作少的成因,商學院龐毅教授認為,除去宏觀體制因素外,上世紀90年代我國學科專業目錄調整,不再強調行業導向,也許是直接誘因,另一方面也與學校的師資隊伍培養和考核機制有關。劉文綱教授認為,政府主導型的管理體制以及我校商科發展思路和定位不夠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校企合作。神州英才首席運營官范亞峻認為,企業與學校溝通少,信息不暢通,是阻礙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
關于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特別是校企合作,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傅龍成認為,學校不僅要與政府保持聯系,更應與大型流通企業和相關的專業機構保持密切聯系和合作,要通過課程改造和培養方式創新,培養“買手”、“店長”等流通企業急需的專門人才。范亞峻認為,學校商科建設應明確總體發展思路和定位,加快推進品牌塑造,同時可以嘗試建立“企業訂單倒逼機制”,根據企業需要培養適合的各層次人才。科技處副處長孫永波教授認為,各學科教師科研團隊不僅要積極申報縱向的政府課題,更應積極承擔企業課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科研工作社會效益。經濟學院洪濤教授認為,要突破院系行政界限,加強學科交叉滲透,培育開放的學術研討氛圍,進而實現協同創新。龐毅教授認為,商科的發展應當強調問題導向,應當重視和合理利用學校的社會資源特別是校友資源,同時,可以考慮把問題導向落實到教師培養和考核機制中,比如可以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商學院汪林生教授認為,可以嘗試在學院一級建立理事會或顧問委員會,從招生、科研等方面,密切校企合作。藝傳學院副院長王擎認為,我校各學院之間應通過正式或非正式途徑,加強資源整合和教學科研合作,共同提高科研和人才培養質量。商學院崔正還介紹了國外高校校企合作情況。
本次沙龍討論熱烈,大家還圍繞學科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設、營銷綜合實踐、案例開發等進行了討論,就一些問題達成了共識。參加會議討論的還有楊浩雄、徐振宇、郭崇義、崔麗、王晶、曹正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