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5月25日,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重點項目 “加強首都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研究”課題組召開問卷設計研討會,以走進新就業群體的深度調研,了解新就業群體的所思所想所盼,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課題負責人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出席,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魯娜主持召開。北京市黨建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尤文虎、北京市委研究室政治處處長張帆、北京市團校副校長王昕、北京市委研究室政治處副處長孫國徽、北京聯合大學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楊積堂等參與研討。


研討會上,王魯娜介紹了問卷設計、修改完善的基本過程和整體情況。課題組在去年“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研究”課題調研基礎上完成了問卷初步設計。課題組征求朝陽區、海淀區相關管理部門,美團、京東等新業態企業的意見,并深入一線邀請快遞員、外賣員進行實測、現場訪談,進而完成問卷的修訂完善。趙慧杰代表課題組從首都新就業群體的基本情況、工作情況、生活情況、思想行為等方面介紹了問卷設計初稿,然后從突出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的視角介紹了問卷設計的修改完善情況。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問卷設計的科學性、全面性和系統性,并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張帆指出,新就業群體黨員占比相對偏低、平均年齡相對偏低、學歷層次相對偏低、工作穩定性相對偏低、職業技能相對偏低,建議課題組針對新就業群體的人員流動性、黨員教育管理、黨員服務陣地使用情況、參與基層治理的形式等問題,增加新就業群體黨建情況的調研內容。王昕建議課題組運用反向思維,從調研最終目標反觀問卷設計,建議調研中增加“團建”內容,并表示全力支持本次課題調研。楊積堂建議從新就業群體的群體特征、工作狀況、自我評價、組織情況、訴求困難、黨建狀況、治理問題等方面完善問卷設計。孫國徽、李靜,北京市委組織部組織四處干部吳寒秋、北京市黨建研究所干部童文婧、朝陽區委區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陳翀蔚、海淀區委組織部組織四科科長李姣等與會專家分別提出意見建議。尤文虎結合與會專家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問卷設計方向,并現場帶領與會人員對問卷題目進行了逐一商討,基本確定了問卷內容。

劉敏華代表課題組感謝各位領導、專家高屋建瓴的指導,并要求課題組認真吸取各位專家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能力,把“象牙塔的研究”轉為“田間地頭的研究”,更好地服務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要做好專家意見梳理,做到“字斟句酌”,做好“熱議”后的“冷吸”;希望課題組繼續走進快遞員、外賣員群體,反復求證,進一步完善問卷設計;要堅持普遍性與代表性相結合,將大樣本的問卷調查與小樣本的深度訪談相結合,在問卷設計基礎上,完善訪談提綱,做好后期的深度訪談工作。
作者: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吳慧中
審核:王遠芳
審定:任金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