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學校召開2023年外事工作會議,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敏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圍繞《學校外事工作規劃(2024-2028)》文本征詢意見。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賀冬萌從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思路目標、重點項目、組織保障等五個方面對學校外事工作規劃的內容進行了說明。
劉敏華從規劃的制定背景,項目內容和實施路徑三個方面全面解讀了《學校外事工作規劃(2024-2028)(征求意見稿)》。他指出,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制定了“創新、開放、特色、質量”的發展方針,強調開放辦學,就是要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驅動特色和質量發展。研究制定外事工作規劃是學校全方位開放的需要、多層次開放的需要以及人和人才開放的需要,各學院(部)、各部門要按照學校教育對外開放的整體安排部署深入推進各項外事工作。他強調,規劃主要包括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國際化人才雙向培養、師資國際競爭力提升、學術國際影響力提升、國際化校園建設提升等五大類18個項目,要把握好人才與平臺、軟件與硬件、存量與增量、重點與面上的關系。他表示,學校將在廣泛征求匯聚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通過年度重點任務等方式逐步分解實施,并進行定期績效評估。希望各學院(部)、各部門根據學院特色、部門職責,主動作為,創造性落實,共同攜手做好新時期學校的開放辦學工作。
隨后,會議討論2023年學校國際學生獎學金評審工作。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馬雪嬌介紹了評審工作的整體情況,并就各類獎學金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工作總結。參會人員對2023年度國際學生各類獎學金項目學生名單進行了審議,并就評審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劉敏華對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學院對國際學生獎學金評審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就學校國際學生獎學金評審工作和學校來華留學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國際學生及其獎學金工作,努力做到以獎促學、以評促建、以往追來,在規范開展評審工作的同時,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做好來華留學工作;二是要做好國際學生獎學金相關工作,從學生、學院、學校等角度總結過往工作,聯動職能部門與學院推進年度國際學生新生工作,結合新獲批的港澳臺招生資質謀劃未來(境外)學生的招收、培養和就業等相關工作;三是要高標準推進國際學生培養工作,要對標對表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認證、學校外事工作規劃以及學校機構改革等,不斷提升國際學生規模和質量,推動學校來華留學工作高質量發展。
學校發展規劃處、教務處、研究生院、人事處、學生處、計劃財務處、公共事務處負責人、各學院分管外事工作領導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