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波,女,現任《食品科學技術學報》編輯部業務負責人,編審;兼任學校民進支部主委、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科技期刊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國家一級學會)監事、海淀區第十三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葉紅波非常熱愛期刊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做好學校期刊工作的高度使命感。在本崗位工作的20多年里,葉紅波一直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投入期刊工作,不計名利和個人得失,傾心奉獻。特別是2010年以來,期刊由大學綜合性學報轉型為食品專業期刊,作為編輯部主任,葉紅波帶領編輯人員,從零開始,克服無稿可發、約稿艱難等多重困難,多渠道拓展稿源;同時刻苦鉆研辦刊規律,不斷開拓創新,團隊在短時間內將一份普通的綜合性期刊,打造成為食品行業的精品期刊,在食品科研領域和期刊界為我校贏得了廣泛贊譽。以一流期刊助力一流學科發展,葉老師帶領團隊為我校一流學科建設做出了貢獻。
傾心奉獻的期刊追夢人
傳播行業一流成果,辦行業精品期刊,是葉紅波作為辦刊人的一個夢想。這份夢想的得來著實不易。葉紅波是1996年開始在本崗位從事期刊工作的。20多年里,葉老師經歷了學校合并后期刊管理部門多次調整、刊物兩次更名、編輯部人員不斷流失、辦刊隊伍嚴重老化等多重辦刊困境。作為業務骨干和近年來的業務負責人,她一直本著做好學校期刊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以滿腔熱情,克服困難,全身心投入期刊工作,不計名利和個人得失,默默奉獻。
2010年,期刊由大學綜合性學報轉型為食品專業期刊,葉紅波開始擔任期刊業務負責人。受當時國家和我校以SCI為核心的科研評價方式的影響,刊物轉型初期面臨著無稿可發,且約稿十分艱難的困境。在學校主管領導和主編的支持下,在學校相關專業老師們的幫助下,葉紅波帶領編輯人員積極爭取校內稿源;同時,走出校門,通過走訪專家、深入企業、在會議上做報告、在學術會議上設置展位和發放宣傳品等各種方式,宣傳期刊、多渠道發掘稿源。許多作者被葉紅波帶領的團隊積極的辦刊熱情、主動誠懇的辦刊態度、專業高效的辦刊風格、嚴肅嚴謹的工作作風所感動,期刊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的優質稿源。
葉紅波長期從事期刊工作,對期刊辦刊規律有系統研究;并長期與各期刊評價系統保持聯系,對期刊評價方式有深入了解。刊物轉型為專業期刊后,她帶領團隊更加刻苦地鉆研專業期刊的辦刊規律,在期刊進入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Ei數據庫等過程中,團隊提交的數據等信息,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曾被期刊評價人員在全國期刊行業會議上,作為以數據支撐期刊客觀評價結果的案例進行講解。
走過期刊轉型初最艱難的階段,經過持續努力,期刊工作逐漸收獲碩果。從2014年開始,期刊的擴展影響因子連續7年在食品行業期刊中排名第一,核心影響因子多次排名第二;期刊先后進入北大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以及多個國內外的權威期刊評價系統。特別是2021年底,期刊被Ei數據庫收錄,并且從2018年開始的所有文章均被收錄,標志著刊物的辦刊水平已經被國際同行認可,正式邁入行業一流期刊行列。有食品行業專家評價說,《食品科學技術學報》被Ei數據庫的收錄,不僅是北京工商大學學科建設方面的一件喜事,也得國內食品科研界的一件大事。可以說,包括我校在內的國內食品科學界又多了一個重要的對外傳播的高水平平臺。
精心育人的團隊帶頭人
一流的期刊工作,需要一流的編輯團隊;一流的編輯團隊,需要期刊帶頭人的精心培育。作為業務負責人,葉老師特別注重編輯隊伍的建設,精心培育高水平的期刊團隊。多年來,葉老師嚴格培養和訓練新編輯,鼓勵編輯個人在行業內發展,鼓勵年輕編輯嘗試新的辦刊形式,鼓勵編輯多參加食品行業和期刊行業的學術交流,鼓勵編輯對辦刊規律進行研究和探索。
目前,期刊團隊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除葉紅波本人擔任全國和北京市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的監事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以外,編輯部的李寧老師還擔任北京市科技期刊學會理事、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青委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張逸群擔任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青委會委員;李寧和張逸群老師還先后獲得全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大賽二等獎;編輯部近5年出版專著2部,在《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等高水平期刊發表探索期刊出版規律的研究論文多篇,其中葉紅波撰寫的,關于高校綜合性學報專業化發展規律研究的文章被作為《中國期刊網》推薦閱讀文章,長時間掛在網站首頁上。
團結和諧的團隊氛圍、追求卓越的共同目標、嚴肅認真的辦刊態度、精益求精的辦刊精神,這些就是葉紅波和她的期刊團隊推動期刊快速發展,邁入一流期刊行列的法寶。
精益求精的嚴肅辦刊人
刊物專業化轉型初期,作為食品行業唯一由院士主編的期刊,葉紅波和她的編輯團隊就將傳播行業一流成果,打造行業精品期刊,作為辦刊目標。在主編和相關領導的指導下,葉老師帶領編輯團隊,精心設計了3個精品欄目,分別是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本刊特稿欄目、關注行業熱點的專家論壇欄目、聚焦行業前沿的專題研究欄目;其中本刊特稿欄目匯集了一批行業名家的稿件,包括多位院士的文章,成為食品行業期刊中獨一無二的特色專欄。專家論壇和專題研究欄目也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對提高期刊的影響力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葉紅波認為,精品期刊一定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她一直以嚴肅的辦刊態度,精益求精的辦刊精神,嚴格培育和訓練新編輯,并且特別注重期刊編校質量的把關。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組織的期刊質量審讀工作中,期刊的編校質量多次被評為優秀,這在科技學術期刊編校質量及格率較低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期刊的成功轉型和精品化、快速化發展,也受到了期刊行業學會和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刊物被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作為高校綜合性學報專業化轉型的成功案例,兩次受邀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年會上作大會報告,介紹刊物的辦刊經驗;還受邀參加了教育部科技司領導組織的高校學報改革座談會。
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有廣泛影響力的期刊來傳播;一流的學科建設,需要有廣泛影響力,并且具有一流水平的期刊做支撐。在服務學校一流學科建設的路上,葉紅波和她的期刊團隊依舊在努力奔跑、傾心奉獻,不斷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