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經濟網刊發文章《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百佳縣隆重發布》,對我校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聯合中國縣域經濟報社隆重發布的《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進行了報道,新浪網進行了轉載,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關婧)11月26日,2016中國縣域金融年會在京召開,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聯合中國縣域經濟報社隆重發布了《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同時根據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推出了縣域金融生態環境百佳縣(市)排名。
與其他衡量縣域經濟整體情況指標不同,金融生態環境指標側重于微觀層面的金融環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體制、社會誠信狀況、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的發展狀況及銀企關系等方面的內容。大量實踐證明:沒有縣域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國縣域經濟就不可能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縣域金融在整體向好發展的同時,地區間差異較大,這與不同地區的金融生態環境差異有關。
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德勇教授介紹,根據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這四個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從經濟基礎、金融發展、制度環境三個方面、十三個子層次,綜合衡量縣域金融生態環境。
課題組收集了2015年全國28個省GDP排名前10%的經濟強縣(市)的相關數據。樣本縣(市)中,不含市轄區;不包括臺灣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這三個撤縣設區的直轄市。通過因子分析法構建金融生態環境指數,并進行排名,得到了縣域金融生態環境百佳縣(市)。《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表明,東部沿海各省排名遙遙領先,中部、西部、東北各縣域的金融生態環境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通過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指數的構造和分析,課題組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系統:樹立科學的金融生態觀,促進金融經濟良性互動;發揮地方政府的宏觀把控作用,推進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組建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推動縣鄉村金融體系建立。
楊德勇教授表示,明年課題組將會按科學的方法,進一步細化縣域金融生態指標體系,同時將統計樣本量覆蓋到我國全部縣域,使《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更具實用價值,為各級政府客觀的評價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提供量化的參考。
新聞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11-28/doc-ifxyawxa29330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