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網11月28日刊發文章《<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發布》,對我校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聯合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縣域經濟報社共同發布《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進行了報道,現將報道轉載如下:
2017年11月26日,2017年中國縣域金融年會在江蘇省宜興市召開。來自于全國各地26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期間發布了《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
《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由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聯合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縣域經濟報社共同發布,這是繼去年《中國縣域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之后,兩家合作單位第二次公布縣域金融生態指數。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從樣本抽樣、指標體系構建和指數測度方法方面均進行了進一步細化。首先,作為去年187個經濟強縣(包括縣級市)研究樣本的補充,今年的樣本選取采用隨機抽樣原則,抽取了全國25個省916個縣作為研究樣本,樣本縣基本覆蓋了縣域經濟發展的高、中、低水平,并且為了提高縣域間的可比性,排除縣級市樣本。其次,在縣域金融生態指標體系構建方面,從去年的三個衡量維度升級到四個,增加了基礎公共設施建設維度,并對先前的三個維度衡量指標體系進行優化。最后,借鑒具有更高國際認可度的人類發展指數法改進縣域金融生態指數測算方法,提高金融生態各個衡量維度和整體金融生態情況的識別度。
以此為基礎,《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運用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從經濟基礎指標、基礎公共設施建設指標、金融發展指標、金融環境制度指標四個角度,多維度、全方位的對我國縣域金融生態狀況進行測度與評價,并給出了最新的縣域金融生態指數百佳縣(不包括縣級市)排名。通過測算金融生態指數發現,中國縣域金融生態大致屬于中等水平。從省級層面的縣域金融生態發展來看,中部各省的縣域金融生態狀況較好,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別為湖北、安徽與河南。東部地區各省位列次之,而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部分省份的金融生態狀況與中、東部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德勇教授表示,課題組仍將繼續深入研究縣域金融生態,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各指標,改進指數測度方法,進一步提高統計樣本量的覆蓋范圍和代表性,加強《中國縣域金融生態指數報告》的精確性和實用性,為各級政府客觀的評價縣域金融生態環境提供量化參考,同時為解決縣域發展困境提供有效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