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9日,商學院“青年服務國家”暑期社會實踐團20名師生在山西省大同市走訪調研。該實踐團選取校團委設計的“創新驅動經濟轉型體驗行動”專題,以“探尋轉型升級,立志創新創造”為主題,赴山西省大同市考察老能源工業基地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如何探索實踐經濟轉型、制造業升級,以及落實“互聯網+”和“雙創”政策措施的情況。
商學院考察團的選題立意受到中國教育電視臺、大同日報、大同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關注,并進行了報道。7月28日《大同日報 》第二版以《首都大學生來同實踐收獲滿滿》為題對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進行了報道。現將報道全文轉載如下:
(記者 苑捷)日前,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探尋轉型升級·立志創新創造”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21人來到大同開展實踐活動。大同經濟轉型升級的成功實踐、大同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大同文化旅游的快速崛起……令師生們感慨不已,頻頻點贊,大同為首都大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經歷。
據悉,這是共青團北京市委第三年組織高校開展“青年服務國家”大學生社會實踐。今年,該實踐團的選題是“創新驅動經濟轉型體驗行動”,旨在通過實踐,對大同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中實現的突破及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現新興產業、文化創業和創新創業融合發展等情況進行詳細深入了解。
在同期間,實踐團師生先后來到萬昌國際物流園、電商產業園區、雙創企業孵化基地、同煤集團和塔山煤礦、裝備制造園區、國際陸港、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產業園進行了參觀考察。
在塔山煤礦,“采煤不見煤”的清潔開采方式令同學們驚嘆,塔山煤礦創出的一條“集約、綠色、多元、低碳”的能源產業新路讓現場的師生們嘆服;在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產業園,師生們大開眼界,看到新能源研究的高新技術成果正在逐步轉化為市場應用,大家意識到大同已經逐步走出了“一煤獨大”的怪圈,新能源已然成為大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創新人才引領科技發展”,這是大學生們在參觀完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后所得到的感悟,大家在感嘆高自動化、高效率生產的同時,也認識到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萬昌國際物流園區,師生們深入了解了現代物流行業是如何運用大數據處理實現手對手、門對門的物流傳輸方式以及近年來物流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在國際陸港的參觀考察,讓學生們進一步理解了我市緊扣城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著力規劃打造集物流、金融商貿、信息數據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陸港,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思路。
實踐團帶隊老師、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黨委副書記樊江濤和團委書記李艷春對記者說:“大同作為中國的煤炭能源基地,近年來,秉承著轉型、開放、創新的理念,逐漸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路,選擇到大同市實踐考察是非常正確的。相信同學們會立志融入新時代潮流,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樹立創新創造意識,把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哇!大同的天氣太涼爽啦!”“大同小吃太好吃了!”“生活在大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在同實踐期間,正好趕上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沖刺中,賞古都美景、品特色美食、看成龍電影……濃濃的節慶氛圍,更讓師生們感受到大同不僅在能源和科技上實現了轉型升級,在文化旅游上的轉型升級更令人側目。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實踐收獲頗豐,受到了教育、增長了見識,希望今后有機會再來大同。
新聞鏈接:http://epaper.dtnews.cn/shtml/dtrb/20180728/502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