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思想教育研究》雜志社聯合主辦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與意識形態安全研討會在京舉辦。《光明日報客戶端》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與意識形態安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為探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重點難點問題,打贏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質量提升攻堅戰,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12月14日,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思想教育研究》雜志社、北京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與意識形態安全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及來自《思想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等學術期刊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邰麗華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由北京工商大學王魯娜教授主持。
張德玉首先向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他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同仁對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等工作高度重視。未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應該繼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成為政治建設的主陣地,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造成學生喜愛的精品課程。
邰麗華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促進學科建設、提升研究水平、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是我們的重大使命和責任。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和創新永遠在路上,意識形態問題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本次會議將從學理和實際操作兩個層面展開研討,相信專家的建議會對今后的工作開展帶來極大的啟發。
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建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宋毅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任潔,首都師范大學王洪波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王魯娜教授分別做主題報告。北京林業大學張秀芹副教授主持發言。
與會學者圍繞“思政課改革創新理論與實踐”、“意識形態安全前沿問題研究”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走向富強的美好時代,是發起沖刺的關鍵時代,同樣也是充滿風險的危機時代,是團結奮斗的拼搏時代。新時代具有自信豪邁、奮進擔當、緊張專注、敢斗必勝的精神氣質。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不斷提升意識形態治理能力。其中,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就是黨對意識形態治理的嶄新探索。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第一次專門針對某一門課召開的教師座談會,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政課和思政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專家認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時代要求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神圣的使命與職責,教師應當自覺承擔起這份光榮而神圣的使命,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探索解決不適應時代發展、不適應學生學習特點的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是一項影響青年一代美好心靈和高尚品德的靈魂工程,是關系社會主義人才政治素養的重要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扎扎實實、真心實意地做好育人工作,努力培養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