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現代教育報》對北京高校學子志愿抗“疫”的行動進行了報道,我校法學院李心怡同學的事跡包含其中,現轉載如下:
全民戰“疫”,眾志成城。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防控工作必須慎終如始,不能有絲毫放松!
疫情期間,北京高校的許多學子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志愿崗位上,他們為居家隔離居民送去物資、為前線醫院自愿獻血、錄制防疫知識音頻……首都高校學子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彰顯當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做預檢分診志愿者守護鄉親們的健康
2月15日,貴州省吹響了暢通省內交通、加快復工復產和決戰脫貧攻堅的號角,省市縣鄉村設立的所有“關卡”有序取消,縣醫院就診的人數呈“井噴式”增長,醫院疫情防控壓力陡然增加。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區黃平縣的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李心怡同學主動報名參加黃平縣人民醫院預檢分診處防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發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斗號召。
“您好,請問你們到醫院來干什么?”“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減少人員聚集,一名病人只能由一名家屬陪護,特殊時期請您理解。”這是法研1832班李心怡在醫院預檢分診處防控工作后常說的話。厚重的防護服從頭到腳一層又一層裹得嚴嚴實實,防護口罩讓人呼吸不暢,鼻梁上的護目鏡因為起霧遮擋了大部分視線。她拿著手上的紅外線體溫槍為每一位進出醫院人員的健康把關。
醫院預檢分診防控需要24小時守崗,時間長、任務重,為了節約防護服盡量不上廁所,輪值時連水都不敢喝,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天氣寒冷,李心怡常常手腳都凍透了,但她卻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沖鋒在前,踐行初心,牢記使命,與全國白衣戰士一同并肩作戰,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