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濟網對在我校舉行的“一帶一路”科技與經濟合作聯合培訓中心揭牌儀式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本報訊 9月25日,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基金會(BTBU-ECOSF)“一帶一路”科技與經濟合作聯合培訓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宋軍、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校長孫寶國、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基金會主席曼佐·侯賽因·索默洛、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科技參贊阿塔?拉赫曼、中國科協國際聯路部副部長王慶林、聯合培訓中心專家委員會國內外成員、北京工商大學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等出席了會議。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指出,北京工商大學將不遺余力地為聯合培訓中心的發展提供全面支持,組織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完成好各項工作。同時,希望專家學者們為中心的發展建言獻策,提供知識成果和智力支持。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宋軍表示,中國科協高度重視與世界各國的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斷推動科技界的互通互信,推動科技共同體建設。中國科協愿同各國一道,以“一帶一路”聯合培訓中心等國際科技組織合作項目為平臺,開展科技應用、產業發展和技術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鋪設各國民心相通、互學互鑒、合作創新的橋梁。宋軍期望以北京工商大學聯合培訓中心為代表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在未來的建設中,要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國家科技合作的需求,要推動“一帶一路”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要積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合作經驗,同時祝愿聯合培訓中心在各方的關注和支持下發展壯大、越辦越好。
索默洛主席指出,科學、技術和創新是建立強大國家的基礎。“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沿線國家實現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智能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合作,促進產業發展,互聯互通是整個倡議的核心因素。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模式,將為兩國的發展帶來機遇。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基金會(ECOSF)致力于通過科技發展提高成員國的社會經濟地位,近年來與中國科技創新部門建立了多個合作平臺,促進了科技人才的交流,并舉辦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聯合培訓中心將成為國際“南南合作”的典范,有助于中國與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基于優勢互補,實現快速、包容、可持續的增長。索默洛主席特別感謝了北京工商大學及中國科協在合作中給予的大力支持。
國際經管學院執行院長徐丹丹從聯合培訓中心的獲批過程、專家委員會組建、工作目標和近期主要活動等方面匯報了籌建情況。
揭牌儀式環節上,宋軍、黃先開和拉赫曼參贊共同為聯合培訓中心揭牌,并為專家代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主任王曉光、ISO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專家委員會委員郭毅、鳳凰衛視《龍行天下》執行總編張洪福、聯合國第75屆聯合國大會科技報告SDG6學術專家組副組長鄭姚閩等部分專家頒發聘書。
在主題發言環節,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科技秘書賈偉、發展中國家工程技術學院院長李怡章、經合組織秘書處人力資源和可持續發展主任卡恩·薩因、巴基斯坦科學促進會代表安朱姆?阿夫塔布等先后通過視頻發言。他們在發言中對聯合培訓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并期待中心能在未來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合作,讓更多的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2020年5月,北京工商大學國際經管學院申報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建設項目。7月,聯合培訓中心正式獲批。中心自獲批以來,分別于7月23日、8月20日和8月27日舉辦了人工智能抗擊疫情、新技術治理蝗蟲災害、科技信息管理等領域的巴基斯坦科技人員培訓班,累計培訓了來自巴基斯坦大學、研究機構、政府機構等單位的240名工作人員,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聯合培訓中心旨在通過開展技術應用、產業經濟、科技標準、科學傳播等領域的培訓促進“一帶一路”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培訓的領域主要包括:大數據管理、金融科技、水資源、清潔能源、氣候變化、新技術應用、食品安全等等。中心還將為中國的學者、企業和組織機構提供“一帶一路”國家科技標準、知識產權保護、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等領域的培訓,助力“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發展,促進“一帶一路”交流互鑒、合作共贏。
新聞鏈接:http://m.ce.cn/sh/sgg/202009/27/t20200927_358265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