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校舉辦“第六屆中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會議”,新華網對此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日前,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委會、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會議”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辦。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致歡迎辭,他表示,北京工商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京津冀地區產業升級轉型需求,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在人工智能、智能服務、食品安全大數據領域形成了特色。學校將以此次學術會議為契機,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為我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科技與人才的支撐,以智能產業推動社會經濟提檔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復旦大學教授王曉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恩紅,暨南大學教授翁健,分別代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兄弟學會專委會致辭,表達了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希望通過大會交流,促進我國智能服務技術的發展和繁榮。大會主席、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杜軍平對北京工商大學承辦本次會議表示感謝,并簡要回顧了前五屆會議的召開情況,期待在交流研討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大會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6位專家作大會報告。與會專家就人工智能的未來、互聯網認知搜索服務、科技大數據基礎設施與服務、食品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司法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知識圖譜及其應用等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發展趨勢、關鍵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戴瓊海以視覺為例分析了現有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介紹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理論與模型、典型生物體的通用智能,以及大場景多對象數據平臺的發展趨勢。清華大學教授劉奕群介紹了清華大學信息檢索研究團隊從搜索用戶的群體交互規律和個體認知過程兩方面著手,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湖南大學教授陳浩介紹了開放共享的科技大數據基礎設施與智能服務技術。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左敏針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構建了PB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平臺,利用深度學習、大數據挖掘等技術,提出了食品質量安全智能監管技術,為實現食品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責任可追究”提供技術支撐。北京大學教授鄒磊介紹了知識圖譜的基礎知識,從多學科交叉角度介紹了什么是知識圖譜,以及各個學科側重知識圖譜研究的哪些具體方面,也從應用角度介紹了知識圖譜的應用領域和知識圖譜項目的普遍流程,以及面向行業的知識圖譜應用等。
中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會議是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委會發起的系列會議,每年舉辦一次。本屆會議就智能技術與大數據相關的科學基礎理論、關鍵技術方法與系統進行探討和交流,旨在加強相關方向的基礎理論研究,掌握最新和實用技術、了解前沿發展趨勢,從而推動我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領域的學術繁榮及其在智能服務領域的應用推廣。
來自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和代表100余人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孫寶國參加會議。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方德英主持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