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老山自行車館采訪的四天,接觸到無數的賽會志愿者。他們每一個人都將解決問題、提供服務作為自己的功課;都將最熱情洋溢的笑臉作為北京殘奧會的名片;都將自己作為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一份子,讓所有來觀賽的人們記住老山自行車館的親切。
運動員服務志愿者張吉良:愛上運動 愛上自行車項目
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專業大二的學生張吉良是運動員服務志愿者,這是距離賽事本身最近的一類志愿者。他們在場地內場,可以接觸到各國參賽運動員,真正地感受賽事本身。
張吉良向記者介紹,“運動員服務志愿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內場志愿者,包括在競賽期間為運動隊和運動員服務等工作;另一類的工作地點是場館的出入口,主要負責運動員的下車后的引導。因為有些選手對于場館并不熟悉,還有一些殘疾人朋友行動不便,所以我們的引導工作便很重要。”
這兩項工作通常志愿者們會分配著交替進行。張吉良講到,“一早一晚的時候,更多人會在入口引導,然后到了比賽期間,我們就來到場地內幫忙。”并且他介紹到,“運動員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混合區,如何去新聞發布廳等等。”
同時,張吉良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對于獲得冠亞季軍的運動隊和運動員,他要負責提醒他們參加頒獎儀式,和賽后的興奮劑檢查,“有些選手一興奮就什么都忘了,必須要去喊他們的。”
很多的賽事志愿者都是從去年的好運北京UCI世界杯開始在老山自行車館服務的,他們通過一系列的賽事,顯然已經慢慢變成了自行車運動的行家。“是啊,我們很幸運,可以接觸到世界上最頂尖的自行車高手,也就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談到最喜愛的自行車運動員,張吉良說,“當然是克里斯-霍伊(Chris Hoy)!”
志愿者在工作期間是不允許交換徽章和禮物的。但是張吉良向記者展示了幾枚徽章,并且笑著說,“這不是換來的,而是當我為外國運動員排憂解難之后,他們送給了留作紀念的小禮物。我把這當成對自己的最大的肯定,會一直珍藏好。”
觀眾服務志愿者趙婉玉:每天都在微笑 這是最美的表情
之所以采訪到趙婉玉,是因為記者每天早出晚歸,都可以看到她在觀眾入口處微笑,并且笑得燦爛而美麗。
趙婉玉是北京工商大學營銷專業二年級的學生,自從好運北京UCI世界杯以來,便在老山自行車館服務。她是觀眾服務志愿者,每天的工作便是在場館入口處迎接觀看比賽的人們、引導他們如何進場、找到自己的座位和做一些場館的功能性介紹。
小玉介紹自己每天的安排,“早上七點半到場館,然后晚上差不多要在觀眾散場后一小時再收拾東西回家,基本上到家已經八九點鐘了。”
雖然辛苦,但是在小玉的臉上從來看不到勞累的表情,樂觀的她對記者講,“我覺得每天接待這些觀眾朋友們是很有樂趣的事情,有很多同事還會比我更辛苦。”她表示,觀眾每天詢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出口在哪兒,看臺在哪兒,哪里可以買到紀念品。”
“我會對每一位觀眾微笑,希望他們來到這里有份好心情。雖然我每天微笑很多次,要說很多次你好,但是對于觀眾,他們看到聽到的只是一次。所以我的工作很重要。”當趙婉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的臉上仍然是笑容。
“有時候,觀眾們也體會我的辛苦。他們會讓我們去坐著休息休息,歇一會兒。這點讓我很感動。”當趙婉玉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她已經是大三的學生了。“我會把志愿者的衣服和證件都保存好,永遠記得這個夏天的經歷。”
媒體運行志愿者張璐瑤:這個暑假過得很有意義
張璐瑤是中國傳媒大學公共關系專業大四的學生。當記者來到文字工作間的時候,她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是華奧星空的記者,我認識你。你從去年好運北京就一直采訪自行車!”
可想而知,這樣的寒暄帶給服務對象是一種何等的驚訝和感動。
這次北京殘奧會是張璐瑤第五次做志愿者,可以說這是一位富有經驗的“場館萬事通”。每天張璐瑤的工作都在八小時以上,最長達到過十二小時。在文字工作間,她主要負責為記者提供服務和溝通。
“記者問得最多的問題便是如何上網,如何去各個區域,還有成績公報何時可以打印好等問題。”張璐瑤介紹道。同時,看著記者們辛苦的工作,她也有過很感動和欣慰。
“奧運會期間,有一群日本記者來到工作間。他們人很多,占了二十個座位,忙碌過后,他們把自己的座位收拾得很干凈,把垃圾分類扔掉。并且跟志愿者微笑道別,很有禮貌。經歷這樣的人和事,對我們有很大影響,覺得要像這些記者這樣做人和做事。”
在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后,張璐瑤被評為老山自行車館志愿者標兵。這是對她一貫努力工作的最佳評價與證明。而對于張璐瑤來說,“能做志愿者便是我夢想的成真。當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初中生。那時就在想,2008年我該上大學了,如果可以在北京親身參與該有多好。”
現在,一切夢想都成為了現實。“我覺得為他人提供幫助是一種快樂,也讓自己成長。”
正是有了這些志愿者辛勤、專業、熱情的服務,才有了一系列賽事的成功運行。這些大學生志愿者們都表示20008年的夏天對于他們是如此不同,同時每一位接受采訪的志愿者都談到了一首歌,那便是周華健演唱的志愿者之歌《我是明星》,或許正如歌中唱到的,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大夢想,是由一位一位的志愿者來啟動的。
華奧星空網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