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
——北京教育援助地震災區什邡市活動采訪記
3月25日9點30分,四川省什邡市長江賓館一間會議室門口,一位女醫生和幾個工作人員,正關切地詢問一位臉色蒼白的孕婦教師。
原來,這里是北京市教委智力援助什邡市教師培訓現場。孕婦名叫王梅,是什邡市師古鎮民主宏達中學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由于當天氣溫較高,在聽課時王梅出現身體不適。經過醫生簡單處理后,王梅堅持繼續聽課。
“是學校要求必須參加培訓的嗎?”看到這種情形,記者忍不住問道。“不是的,是我自己要來的。北京的專家來講課,這樣的機會我怎么能錯過。”王梅回答。
什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級市,山區學校多,教師整體水平不高,加上地震中一些優秀教師遇難,師資力量亟待加強。因此,北京把智力援助什邡的重點放在幫助當地培訓教師上。
3月22日至27日,北京市教科院組織了一個由15名評課教師和幾名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到什邡開展“專家支教課例研究活動”。
由于是援助,北京市教科院堅持所有的后勤保障都由自己解決,不給對方增加任何麻煩,就連培訓期間當地教師的午餐也是由北京方面買單。
不過,此次活動的“重頭戲”是由北京市教委組織的一個調研及學校對口支援合作簽字儀式。清華大學附中對口支援的學校是什邡市雍城中學。3月25日上午,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走遍了雍城中學的4個臨時教學點。
在與雍城中學校長余永武交談時,對方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引起王殿軍的關注:“夏天快到了,板房教室太熱,真怕學生們受不了。”考察結束回到駐地后,王殿軍立刻拿起電話聯系,經過努力,終于爭取到一批空調。
“如果順利的話,這批價值50多萬元的空調設備,將在5月1日前安裝完。”王殿軍對記者說。
3月25日下午3點,隆重而又簡樸的學校對口支援簽字儀式正式舉行。北師大與什邡市簽訂了合作舉辦北師大什邡附屬外國語學校協議,清華附中、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分別與雍城中學、什邡中學、洛水中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北京工商大學向什邡市南泉初中捐贈多媒體電教設備,首師大向什邡市教育局捐款200萬元。
簽字儀式上,首師大附中校長石彥倫說的一句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
《中國教育報》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