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紀念建黨90周年日子的臨近,全國各地高校校園內喜慶的氣氛越來越濃,各種各樣的活動接連登場,師生們用歌聲和行動表達對黨的生日的深深祝福。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更點燃了師生心中的愛國之情,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
唱紅歌、學黨史、搞匯演,師生激情澎湃、廣泛參與
舉辦大合唱、開展黨史知識競賽、舉行文藝匯演,隨著建黨9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一項項紅色主題活動在全國各地高校掀起熱潮。
日前,首都大學生慶祝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落幕。今年3月以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首都高校開展了“學習黨史,堅定信念”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其中,黨史知識競賽活動自啟動以來,直接參與活動的大學生超過8萬人次。
6月29日下午,遼寧省大學生慶祝建黨90周年藝術展演文藝晚會舉行,來自沈陽農業大學等省內14所高校的400余名大學生參加演出。在黨的生日即將到來之際,遼寧省教育廳從全省高校藝術節目中精選出15個優秀節目,以藝術展演的形式向建黨90周年獻禮。
近日,北京寶塔山合唱團走進復旦大學,與學校師生舉行聯合演出。復旦學子載歌載舞,以詩歌朗誦、舞蹈、合唱等形式,表達了青年一代對黨的熱愛。
這幾天,吉林大學紫焰戲劇社紀念建黨90周年話劇“風聲再起”正在校內熱演。該話劇80%的參演人員是2010級“90后”本科生,9位主演中有8位來自2010級。
連日來,華南理工大學師生以多種多樣的形式,紀念建黨90周年。到目前為止,全校已有超過萬名師生參與建黨90周年的紀念活動。參加90米書法長卷創作的師生更是來自全校各個學院部門,年齡最大的達77歲高齡。
近日,主題為“五月的鮮花、特殊的黨日”的千人大合唱歌詠比賽,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2000名師生歡聚一堂,用歌聲共同回顧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雨歷程,歌頌黨帶領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
河南師范大學舉行了“紅旗頌歌”主題歌會,該校18個學院近萬人參加。貴州師范大學為迎接建黨90周年,在全校開展了黨史知識競賽、誦讀紅色經典等10項活動。
重走長征路、踏訪革命圣地,師生身臨其境、體驗心靈震撼
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留下了不少革命圣地。在建黨90周年來臨之際,不少高校組織學生重走長征路,踏訪革命圣地,讓大學生們身臨其境接受精神的洗禮。
6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學離退休老干部、老教師黨員、大學生黨員共40多人,來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師生們在西柏坡紀念館五大書記銅像前舉起右拳莊嚴宣誓,堅定理想信念,深刻感受一名共產黨員的神圣職責。他們中間有剛剛入黨的大學生、有致力于企業黨建創新和文化建設的教師代表;更有年近80歲高齡、為黨的事業奉獻一生的離休老干部。2008級剛入黨的學生夏燁說,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宣誓,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日前,貴州大學200余名國防生重走長征路,一路經過遵義會址、婁山關、紅軍山,聽老紅軍講長征路上的傳奇故事,感受長征途中的艱難險阻。
在遵義會址,國防生們來到陳列室群塑“惜別蘇區”周圍。國防生旗手、模擬營副營長吳桐說:“我們國防生兼具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軍人。我們貴州大學完成了這座群塑的外形設計,我們要補充它的內涵精神,外練本領,內修知識,文武兼備,知識報國。”
在紅軍山,國防生們聽老紅軍講述長征途中的故事。92歲老紅軍李光思維清晰,耳聰目明,他給國防生們講述了青崗坡戰斗、二渡赤水的戰況。
婁山關上,成都軍區駐貴州大學選培辦主任趙黎華向國防生們講述了婁山關大捷,他說:“婁山關大捷,是我軍以最小傷亡贏得最大勝利的經典戰例,表明遵義會議決議的正確性。”接下來,全體國防生一起背誦毛澤東的詞《憶秦娥·婁山關》,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日前,一隊頭戴“八路”帽,身著“八路”服的年輕“八路軍”來到革命老區易縣狼牙山腳下。這隊“八路軍”是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的師生們。這次重訪狼牙山,是該校開展的“學黨情、知黨史、跟黨走”紀念建黨90周年系列教育活動的內容之一。
他們與有關部門一起,在狼牙山建立了“大學生紅色教育基地”。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裴永昕說,利用紅色教育資源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真實生動、感染力強、震撼力強、實效性強等優點,建立這個紅色教育基地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黨史學習活動,不斷深化對黨的認識。
自制“黨史郵票”、繳納“特殊黨費”,師生以行動表心愿、用智慧參與宣傳
為迎接建黨90周年,高校師生們還以實際行動,向黨的生日獻禮。
“我已經90歲了,只想著能幫助一些孩子就幫助一些孩子!也算是我一個老黨員向黨的90歲生日獻出的一份真誠的禮物!”6月28日,南京工業大學收到了一筆20萬元的匯款,匯款人是該校離休老干部、老黨員,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李飛。
李飛1921年12月生于湖南湘鄉,早在中學時期就參與了黨的外圍組織“抗敵后援會”。1986年5月,李飛調至原南京化工學院(南工大前身)任黨委書記,1992年70歲時光榮離休。
大連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學生馬春生近日向系直屬黨支部繳納了100歐元“特殊黨費”,這是他在西班牙布爾戈斯大學留學期間的第一個月實習工資。馬春生表示,他希望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表達一名共產黨員對祖國和黨的深深熱愛和無限忠誠。
日前,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拍賣會。數十張由該校大學生黨史宣講團成員制作的“黨史郵票”被認領一空。“黨史郵票”的創意來自大學生黨史宣講團成員鄭樞琪。為紀念建黨90周年,揚州大學在全校啟動“百場萬人”黨史宣講活動。
鄭樞琪告訴記者,宣講中他發現“建黨知識零散、枯燥,難于講解,接受效果也不好。”怎樣才能激發大學生對黨史的興趣?他靈機一動,萌生了制作“黨史郵票”的念頭。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經過宣講團成員的巧妙設計、連綴,變成了一幅幅鮮活生動、耐人尋味的畫面,直入眼底和心里。
大學生黨史宣講員們還根據黨史大事記編印了“國旗手冊”。“國旗手冊”雖然僅有6個折頁,卻濃縮了黨的基本知識,極大地方便了宣講。
日前,在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的組織下,115名學生黨員參加了毛主席紀念堂志愿服務活動。他們的工作是維持天安門地區游客的排隊秩序,及時解答游客咨詢并主動幫助老弱病殘等特殊游客。
每天早上6點,國旗還沒有升起,志愿者所在的崗位上已經有了學生們的身影。當四面八方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向毛主席紀念堂時,學生們要不停地來回走動指引游客按照要求站在黃線以內,同時還要提醒游客參觀毛主席紀念堂的注意事項。盡管又餓又困,還有的人嗓子啞了,被風吹干的嘴唇裂了口子流著血,但他們還是耐心地引導著每一名游客遵守規定。
(本報記者 朱夢聰 王超群 劉玉 董少校 程墨 楊晨光 賴紅英 劉慧嬋 陳強 楊占蒼 沈大雷 陳瑞昌 繆志聰)
本文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1年6月30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