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第二屆首都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展示推介會在我校良鄉校區隆重舉行。本屆推介會主題為“青春構筑夢想,創新成就未來”。展示推介會匯集了來自41所高校的535項科技創新成果,涵蓋了電子、機械、生物、醫藥、環保、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領域。展會以各參會高校提供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實物作品、專利發明為主,高校簡介、論文、創意等內容為輔,運用展板、交互式多媒體、互動展品、實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
成果展示推介會的舉辦受到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千龍網、中國教育新聞網等網站對活動進行報道或轉載,中國網新聞中心對千龍網《首都大學生科技作品展為大學生專利開綠色通道》文章進行了全篇轉載,現將中國網新聞中心的文章轉載如下
千龍網北京11月23日訊(實習記者豐瑤瑤)為期兩天的第二屆首都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展示推介會23日在北京工商大學開幕。41所高校大學生帶著538件專利成果、科學創新技術、優秀論文等作品亮相展會現場。
大學生與企業現場結對簽約
據了解,首屆展會有多家企業和高校簽約,可無一家能夠將高校大學生的創新作品進行有效轉化,應用到市場上。所以今年展會轉變模式,由企業提供需求,然后再與大學生的創新作品進行結對簽約,這樣不僅激發高校大學生創新的激情和氛圍,還可以引導大學生在研究創新時注意市場需求。截止目前今年已有兩個創新課題與企業正式簽約。
為大學生申請專利開辟綠色通道
為了激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拓寬大學生科技創新思路,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今年的展會為高校學生創新成果申請專利開辟了綠色通道。不僅在展會現場受理了四項高校學生專利,還設立了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由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安排專人面向高校大學生提供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保護咨詢服務。
創新作品“接地氣”但難用于實踐中
車禍報警,解酒酸奶,食品安全識別......眾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創新技術吸引著參會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作品很接地氣,學生創新的動機也很簡單,但大部分沒有調查過市場需求,其創新作品還是缺乏實用性,很難轉化成在市場上應用的產品。為此今年展會還舉行創新大講堂、人才新干線和創新對對碰等主題活動,全方面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
據悉,此次展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總工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中關村(000931,股吧)管委會、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工商聯合會共同主辦,北京市科技咨詢中心、北京工商大學承辦。共收到138項專利成果、142件科技創新作品和105件文化創意作品、47件創業計劃書、103件優秀論文,內容涵蓋食品、建筑、安全、國防等領域。展會將運用展板、交互式多媒體、互動展品、實物模型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