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考試報》對我校計信學院耕耘工程項目進行了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北京考試報訊(記者邱乾謀)第一期“耕耘工程”,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11級的16名“學困生”已順利脫困,平均績點達到2.0,掛科門數小于2。這是記者日前從計信學院“耕耘工程”開展一周年交流會上獲悉的。
微機122班學生康凱,是“耕耘工程”受益者之一。參加“耕耘工程”之前,他的學習績點為1.39,接受一年幫扶后,他的成績得到很大提升,績點提高到2.87。他說,進入大學后,不自覺地放松了學習,經常玩游戲,好幾門掛科。在他不太情愿地加入“耕耘工程”后,老師不厭其煩地為他一遍遍講解,幫他制訂學習計劃,監督他的學習,身邊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幫著指導他的學業。他慢慢改掉了打游戲的不良習慣,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
康凱只是眾多“學困生”成功脫困的一個案例。自2013年以來,“耕耘工程”每學期都會對學生績點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幫扶對象。通過一年多的努力,“耕耘工程”成效顯著,學院“學困生”人數不斷減少,被幫扶學生平均績點由1.6提高到2.0,提高人數占總人數的75.86%。
計信學院黨總支書記陳誼介紹,“耕耘工程”主要吸收學習績點在2.0以下的大二、大三學生,為了預防這類學生不能順利畢業,“耕耘工程”采取“1+1+1”創新形式,一個黨員教師、一名同年級“學優生”一起幫扶一名“學困生”。黨員教師擔任“學困生”學業導師,幫其制定學習方案,對其學習生活全面幫扶、關注。此外,黨員教師還會和“學困生”深度談話、進行相關心理輔導、生活幫助,定期與其家長溝通,建立微信群、QQ群等,多種渠道共同努力,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狀態、精神面貌。而“學優生”則對“學困生”進行日常輔導。
得益于第一期的成功,計信學院“學困生”人數不斷減少。第二期“耕耘工程”已由原來的29個小組減為25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