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技網對我校舉辦科技成果轉化路演活動進行報道,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4月15日,由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的“求解NP完全問題的專用計算機——探針計算機”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工商大學召開。據悉,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何積豐領銜的鑒定委員會對該校牽頭研發的此項成果進行全面評估。鑒定委員會一致認定,該成果研制難度大、原創性強、復雜度高,探針機計算模型、三級異構架構、轉編系統等關鍵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本次鑒定會匯聚來自計算機、網絡安全、電子器件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堯學,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廖湘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馮登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郭世澤,以及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馬華東、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國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建欣、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海君等知名學者。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張毅主持。
據介紹,探針計算機由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許進教授團隊主導研發,探針計算機的計算模型由北京大學、中南大學、廣州大學聯合提出。鑒定委員會聽取項目負責人許進的技術報告,審閱了測試組、資料審查組提交的第三方驗證數據,并現場考察探針計算機EPC60的實機演示。經質詢討論,專家們對這項歷時近30年攻關的原創性成果給予高度評價。鑒定委員會指出,該成果在計算模型、系統架構、拓展性方面均實現重大突破,復雜度與原創性達國際領先,為NP完全問題提供全新解題路徑。
據介紹,探針計算機首創了探針計算模型,通過圖數據庫與探針算子構建全新計算范式,突破傳統圖靈機架構限制,實現高并行計算。探針計算機的三級異構架構采用控制層、光路由層、探針計算層協同設計,成功研制EPC60原型機,經測試顯示,對2000頂點3-色圖求解時間從工作站15天銳減至54秒,性能提升超4個數量級,成功率高達100%,顯著優于國際主流求解器Gurobi(成功率僅5%—6%)。探針計算機的光路由與轉編技術攻克了數據傳輸瓶頸,為蛋白質預測、軌道交通規劃等復雜場景提供解決方案并開展示范應用。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致辭表示,探針計算機的研發是學校長期堅持科技創新戰略、大力開展有組織科研的重要成果和體現。學校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建設全國首個探針計算實驗室、組建跨校研發團隊等“三位一體”支撐體系,為探針計算機的技術攻關提供全方位保障。
新聞鏈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4/17/content_32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