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對烈士的追思并不落幕。4月13日晚,學校黨委宣傳部組織45名青年教師赴清華大學觀看原創大型史詩話劇《雨花臺》,重溫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在雨花臺慷慨赴死、壯烈殉難的革命往事,感受一場激蕩靈魂、洗滌心靈的藝術盛宴。
嚴刑拷打下志向不改,威逼利誘時理想不滅。話劇《雨花臺》展現了惲代英、冷少農、施滉、許包野、顧衡、袁咨桐等雨花英烈們在獄中大義凜然、頑強斗爭直至英勇就義的壯烈事跡,歌頌了老一輩革命者信仰至上、對黨忠誠、舍身為民、勇于擔當的崇高精神。舞臺上,一次次殘酷的審訊、一場場斗智斗勇的較量,讓現場觀眾揪心,而烈士們體現出的共產黨人信仰、忠誠、犧牲、擔當的精神,讓觀眾深深動容。
雨花臺上慰忠魂,吾輩更應當自強。演出前大家還觀看了雨花臺烈士事跡展覽。觀看演出后老師們表示,烈士們雖年輕卻無比堅定,他們將青春獻給了偉大的事業,將生命獻給了最燦爛的未來。雨花英烈為我們樹立了精神的引路航標、人生的學習榜樣,激勵著我們將自身的價值追求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去,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藝術與傳媒學院夏京春教授賦詩一首抒發感想:“當年革命為什么,共產黨員須反思。烈士忠魂在訴說,莫讓鮮血白白流。”商學院輔導員孫碩表示,“作為思想導師的代表,惲代英不僅僅是革命英烈,更是人民教師的榜樣。怎樣去教育學生,怎樣去為人師、為世范,是現在每位老師都應該深思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三尺講臺中重塑信念理想,在一方試卷中留些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