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為我校第十屆學術文化節特色活動之一的研究生學術微沙龍活動落下帷幕。此次微沙龍活動以“大家說道”為主題,鼓勵研究生同學們開拓眼界、創新思維、大膽表達,結合自身所學,針對時政熱點或學術前沿問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本屆活動得到了4個學院16個研究生討論小組的積極響應,共計85人參加,各學院活動內容豐富,展現了激情洋溢的學術熱情,留下了難忘的精彩瞬間。商學院丁呱小組的“發展綠色金融,建設綠色城市”,張俊小組的“北京市城市發展與零售業態適應性研究”,李霞小組的“互聯網+下的‘無縫’零售——基于全渠道的零售業態轉型升級研究”,都充分表現了同學們對當下時事熱點的認知,論證了零售企業在當今“互聯網+”的環境下全渠道變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外,周野小組的“中華老字號跨文化傳播”和郭蒙蒙小組的“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培訓、企業文化、員工持股”,從不同的視角論證了一個優秀企業要重視軟實力的培育。
經濟學院的張帥小組、趙亞萍小組以及路瑩小組分別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就當今延遲退休、“REITs” 即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在中國的應用、以及利用管制經濟學原理對食品安全及監管問題的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各小組拿數據、擺事實、作比較,思維多元化,為大家從經濟學角度看問題梳理了新思路。計信學院的王兵小組、張聰小組、王英波小組和胡洋組分別從物流、軟件和控制等方面,討論了借勢“互聯網+物流”推進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途徑、食品安全數據分析與風險監測、提升普通高校畢業生(非211、985高校)就業競爭力、量化投資等專題。
材機學院張玉玲同學的小組就“中國航天工業4.0—空間機械臂技術研究”進行了交流,并邀請導師一起到中國航空博物館現場,結合實地參觀開展專題討論。賈海晶同學的小組結合中國制造,討論了人工智能在圖像處理領域的應用。薛真組和郭曉麗組則是分別對“微信零錢提現收費”、“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小組討論交織碰撞著思維的火花,通過討論交流,大家達成共識,即要把握時代契機,結合專業定位和生活實際,作積極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研究生微沙龍活動選題覆蓋面廣泛,緊扣當下的社會熱點,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此次活動彰顯了工商學子的學術活力和創新思維,營造了濃厚的校園學術文化氛圍,參與學術微沙龍的研究生們紛紛表示經歷了一次難忘的頭腦風暴,激發了自己的學術興趣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