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7月8日下午,檔案館支部黨員赴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參觀了《復興之路》常年展和《塑魂鑒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大型主題雕塑展》,接受思想洗禮,深刻理解記住歷史,堅定理想信念。
《復興之路》展區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展示了歷史如何選擇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等一系列國家基本路線方針的時刻,同時也展現了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大型組雕是吳為山先生于2005年始接受江蘇省委、省政府之邀請創作的,于2007年12月13日落成。整個紀念雕塑分別以《家破人亡》、《逃難》、《冤魂吶喊》、《勝利之墻》四組雕塑形成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表現了劫難中的中國人民的形象。這里展出的是《逃難》主題的群雕。作者立足于人類歷史的高度將個人情感融入民族感情、人類情感。旨在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以祈求世界和平。
在國家博物館的參觀學習給黨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通過現場教學,讓黨員們學黨史,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正如吳為山先生刻于雕塑碑體上的詩句:“我以無以言狀的悲愴追憶那血腥的風雨,我以顫抖的手撫摸那三十萬亡靈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這苦難民族的傷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覺醒!——精神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