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CCF走進北京工商大學系列講座活動在我校阜成路校區舉行,應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中國計算機學會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分會(BTBU-CCF)邀請,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校區電子可視化實驗室(Electronic Visualization Laboratory)實驗室的Luc Renambot教授和哥倫比亞圣地亞哥卡利大學的Claudia Zuniga教授分別做了題為“虛擬現實設備:過去、現在與未來”和“城市計算中的數據與可視化挑戰”的學術報告。計信學院院長蔡強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李海生教授以及學院教師和學生8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會議由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誼教授與天津天津理工大學羅訓教授共同主持。本次講座還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了直播,向更多的人分享此次活動。
陳誼教授首先介紹了羅訓、Luc Renambot和Claudia Zuniga三位專家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成就,羅訓教授介紹了CCF走進高校活動的意義和形式。
Claudia Zuniga首先由一個“拉繩子”視頻開始,向在場的聽眾形象的解釋了城市之間的聯系。之后她通過與聽眾的一系列互動啟發聽眾對城市計算中的數據與可視化挑戰的思考:發展中國家,比如我們身處的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的重要階段,許多城市化帶來的問題諸如資源消耗、交通擁堵等都擺在我們面前,如何通過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解決這些問題。隨后講座重點介紹了Claudia Zuniga和她的團隊在哥倫比亞所進行的多個智能城市的研究項目,包括了項目的研究背景,參與研究的人群,數據收集與數據分析的情況等等。同時還分析了在這幾個項目中所遇到的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的挑戰和解決方式。
Luc Renambot教授由電影《星球大戰》講起,介紹了其所在的電子可視化實驗室在可視化與虛擬現實方面的研究,介紹了三代虛擬現實設備以及三代可視化設備,包括CAVE, StarCAVE和CAVE2,以及大數據時代下的可視分析方法,處理大規模數據的有效措施,并通過圖片和視頻向大家展示絢麗的可視化交互效果和虛擬現實技術。引起現場聽眾的濃厚興趣。Luc教授的講解詳細生動,現場氛圍十分活躍。
報告結束后,同學們積極提問與兩位教授交流,最后報告會在師生們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同學們表示通過這次CCF走進高校活動受益匪淺,不僅了解了學術前沿還鍛煉了英語聽說能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這樣的學習和交流活動。
嘉賓簡介:
羅訓,1977年生,天津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博士論文研究移動虛擬系統和自然人機交互界面。此后在摩托羅拉研究院擔任高級研究工程師,研究領域為個人計算。在高通研究院擔任主任研究工程師,研究領域為移動多媒體標準和增強現實,是高通增強現實產品Vuforia的創始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并實現了技術的成功產業化。CFF、IEEE和ACM的高級會員,杰出講員,CCF理事。
Luc Renambot在法國Université de Rennes I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于2003年加入EVL,歷任博士后,助理教授和教授。近年來主持美國國家自然基金、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伊利諾伊州教育基金等項目多項,累計總經費超過2000萬美元。他是大型虛擬現實顯示系統CAVE2的總架構師,集群顯示系統SAGE2的總設計師和主要開源代碼貢獻者。CAVE2和SAGE2均獲得美國國家自然基金大型科研儀器項目經費支持。
Claudia Zuniga在西班牙University of Vigo取得信息通信碩士與博士學位。現任圣地亞哥卡利大學教授、移動計算實驗室主任。她也是University of San Buenaventura的兼職教授。Zuniga是拉美地區知名的城市計算學者,在過去的四年間主持了多個智能城市項目,資助單位包括哥倫比亞國家自然基金、美國國家自然基金、美洲開發銀行等。所主持的項目兩次獲得州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