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應我校商學院邀請,財政部會計名家、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政府審計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到我校作了題為《關于加強審計元理論研究的思考》的學術報告。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科全體教師,MPAcc、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研究生共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商學院黨委書記毛新述教授出席報告。商學院會計系主任張宏亮教授主持了報告會。
蔡春教授首先對當前審計學術研究現狀進行了反思,針對當前審計理論與實務界對審計學科屬性、基本性質和基本概念的模糊認識,他認為,需要“回到原點再出發”,要認真反思并研究審計一些審計的“原理論”。學術研究應當注重整體性和系統性,目前我國審計會計研究中存在一些不顧制度背景,機械套搬國外理論模型的傾向,以及“過度實證化”的狀況。在審計研究中表現為研究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對國家審計、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割裂開來、大量研究偏向社會審計,探討審計共同內在性規定的研究較少,也因此,理論脫離實際,研究的實際效用差,對完善制度和政策、指導實踐、推動理論發展的價值不大,更為重要的是,對缺乏以審計元理論的研究。
蔡春教授認為,開展審計元理論研究意義重大,即是探討審計本源、起源、本質屬性的需要,又是恰當界定審計功能作用基本規定性的需要,還是學科交叉融合、新技術沖擊下,推動審計自身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在審計元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結合中國制度背景和治理結構的特殊性,做中國特色的學術研究,推動審計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蔡春教授提出了加強審計元理論研究的十個重要研究問題領域,包括關于審計起源、本源、本質屬性等審計本體問題的研究、關于審計理論原點問題的研究、關于審計的哲學基礎、基本假設、基本概念、基本原則的研究、關于審計對象與目標問題的研究、關于審計的基本功能、組織方式與行為方式的研究、關于審計規范、審計信息與審計方法的研究、關于審計環境與審計行為互動關系研究、關于審計理論結構框架的研究、關于審計學科屬性問題研究和關于審計未來發展問題研究。
蔡春教授的報告旁征博引、結合實踐、深入淺出、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澄清了老師和學生對審計本質問題的許多認識,奉獻了一場豐盛的審計學術大餐。正值商學院審計研究院籌建之際,對于會計財務老師提升審計科研興趣、尋找審計科研方向、挖掘審計科研選題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參與報告同學紛紛表示認識得到深化、視野得到開闊,受益良多。此次學術報告在全場參會人員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商學院還將邀請更多的會計名家舉辦會計名家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