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鄉村振興,切實發揮高校服務社會、服務基層的時代責任,藝傳學院學生黨支部與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黨支部開展“1+1”共建活動。
學生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專業特色,結合二站村桑葉文化傳統實際,經過前期實地考察、初稿設計以及定稿與細節的完善,3月30日,19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學院團委書記徐亮和輔導員李昀澄的帶領下實地進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文化墻繪,拉開了共建活動的序幕。
御風寒 莘莘學子揮灑畫筆
3月30日清晨,天剛亮透,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同學們已經在二站村第一書記周國強的帶領下來到墻繪地點,對繪畫墻體進行測量及定點工作。通過設計稿計算出墻繪的尺寸比例,隨后“綠水青山組”與“桑葉茶組”的同學們根據測距點用鉛筆勾勒底稿,調配顏料顏色等工作。
同學們高效有序地繪畫與墻上鮮活的綠水青山色彩,在同學們的分工合作與村民們的支持下,美麗的山水、樹木花草、房屋、動物等栩栩如生的形象躍然墻上,讓連為一體巨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畫面呈現在人民眼前,使原本毫無生機的文化廣場一下子生動活潑起來,吸引了很多村民的目光:有躍躍欲試地小孩兒,有熱心提供水源、電源的阿姨,也有站在墻邊仔細看畫的爺爺奶奶。“畫上個高鐵在上面!”有的村民在看畫的過程中還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新農村建設的推行過程中,村民們所期望著的地鐵、高鐵,一定會有一天變成連接他們與外界世界的紐帶。
蘸滿藍色顏料的筆刷,為畫中的藍天涂上了最后一筆。北京工商大學深藍色的校徽與畫中的綠水青山融為一體。縱使風沙再大,同學們的手上、衣服上、甚至頭發上都沾上了各種顏色的顏料,但他們看向“重獲新生”的文化墻、看向彎腰清洗筆刷的徐亮老師、看向認真欣賞墻繪的村民們,內心更多的是成就感。
重實踐 農村發展緊跟時代
二站村第一書記周國強駐村工作以來,通過大力引進蛋白桑農作物,生產蛋白桑茶并推向市場來發展經濟、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新道路,幫助二站村進行鄉村振興。當天下午,在周國強的帶領下部分同學和老師參觀了二站村的特色自動化桑葉茶生產廠間。“茶杯有兩個部分,底下的茶葉用一層特制的膜封住,水能透過它進去而茶葉不能出來。這樣喝茶的時候非常方便,而且制作過程都是全自動的。”參觀完后,同學們感嘆道。
桑葉茶組的同學們在基地認真與村領導商討設計的墻影壁繪畫方案后,有序開展了影壁的繪畫工作。經過一天辛苦的繪畫,栩栩如生的桑葉茶和茶壺躍然影壁上,代表低收入項目桑葉茶生意興隆大大的“福”與剛冒尖的桑樹嫩葉以及飛鳥融為一體,讓項目基地更生動活潑。
“在本次墻繪實踐活動中,我感受到了藝傳學子在新時代背景下展現出的新風貌,特別感謝同學們不畏艱苦,在大風夾雜著沙塵無情呼嘯的天氣下順利完成了墻繪。二站村文化廣場原本的白墻,在藝傳學子的妙筆下變成了綠水青山的畫卷。”周國強說道。
通過打造形象生動、喜聞樂見的墻體文化,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面貌、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思想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同時,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美化了周邊環境,增添了文化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直接助力鄉村振興建設。下一步,學生黨支部將與二站村黨支部繼續開展參觀考察、座談交流等活動,探討新時代下推動鄉村振興的新思路和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