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祖國建國70周年,為增強廣大青年學子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5月17日,藝術與傳媒學院邀請原北京商學院副院長、91歲高齡的王福成教授與本學院老師、研究生做一次座談交流。學校關工委副主任潘伯洲,藝傳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晶、副教授李杰瓊、全體研究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學習。
王福成教授以“我一輩子為黨做的一件事”為題,講述了他將畢生精力奉獻于馬克思《資本論》的學習、研究、傳播和運用,并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了“做人”“治學”的道理,與各位老師和學生分享。他從自己在復旦大學認真求學、參加地下黨投身革命事業談起,講述了自己是如何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對其產生興趣,不斷研究。在傳播《資本論》章節中,王教授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其傳播過程中總結出的幾點感悟:堅持在教學中立德樹人、堅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堅持在教學中勇擔重任、堅持在教學中調查研究,引導同學在學習《資本論》時正確解決怎么“做人”和怎樣“治學”的問題,在“做人”方面要堅定共產主義必勝、資本主義必亡的理想信念,在“治學”方面強調要下苦功夫,坐冷板凳。面對重任務、難人物、緊任務,要勇于承擔,不要輕易說不,把壓力轉化成動力,盡一切完成好。在“研究、運用《資本論》方面,王教授結合自身的經歷,鼓勵學生黨員不斷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在學習黨的基本理論以及在學習中不斷實踐不斷堅定信仰。
作為一名老黨員,王教授還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參與迎接上海解放光榮任務、參加學校改革發展等經歷,結合自身經歷為大學生黨員在學習過程中指引了方向。座談會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掌聲和笑聲環繞在整個教室。
在最后的互動提問環節,王教授回答了老師和學生提出的“為什么重溫《資本論》能夠有助于我們提高把五大發展理念貫徹到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自覺性和自信心”、“社會主義如何發展市場經濟”等問題,師生之間進行了互動交流。學生黨支部書記王子聰說:“王老師的講座很生動,也很有感染力,很受教育,希望今后還有機會王老師請教黨的理論和知識及現實困惑。”
此次講座是藝術與傳媒學院黨員年度教育培訓計劃的一個環節,下一階段,學院將繼續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學生黨員理想信念、黨性修養、黨員意識、宗旨使命的教育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