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5月21日,國際經管學院黨總支開展“基層書記講黨課”黨史學習活動。學院黨總支書記郭毅以《共同體再構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題,為師生黨員帶來了一堂既富黨性又接地氣的精彩黨課。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呂良、國際經管學院黨員、預備黨員師生50余人參加活動。
郭毅首先帶領師生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了黨史學習的目的要求。在黨史學習中做到“學史明理”,并指出“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學史明理,我們應該知道“明”的是什么“理”。郭毅認為其中的主要內容應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及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機理。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才能夠深刻領悟和明確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郭毅全面講述了1840年—1949年內憂外患的時期,中國社會仁人志士積極進行思想探索, 發動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民主主義革命,并從“共同體劃分”的視角分析了基于狹隘民族主義和宗族觀念組織斗爭的行動,是無法真正使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而馬克思主義采用的是階級分析方法,將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方式作為“共同體”劃分依據,將工人階級領導和工農聯盟作為推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并確立了黨的初心使命。
在此基礎上,郭毅詳細闡述了黨的歷屆重要會議,體悟中國共產黨百年以來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使命的歷程。最后引用“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的古訓,以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同時發動的一場文化侵略為例,強調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并結合當前的國際局勢,指出立場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牢固樹立正確歷史觀的重要性。
百年已是風雨兼程,百年正是風華正茂。系統的黨史學習,將有力地幫助黨員老師和預備黨員同學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貢獻于學院發展和北京工商大學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