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學篤行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北京工商大學國際經管學院組建“青春筑夢?繪鄉村振興新畫卷”暑期社會實踐團,于6月28日至7月2日赴史家營鄉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引領廣大青年在社會實踐中上好理論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投身火熱實踐,綻放絢麗青春。
探尋革命老區,重溫崢嶸歲月
6月29日,“青春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史家營鄉,探尋革命老區,重溫崢嶸歲月。在八老人殉難處,大家駐足《東安嶺阻擊戰》圖前,回望歷史,展望未來。在蕭克司令臨時指揮所,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血脈;實踐團重走“紅色小道”,重溫崢嶸歲月,賡續紅色命脈。在烈士陵園,瞻仰將軍雕像,并在黨旗下莊嚴宣誓,主碑前沉重鞠躬,領悟革命精神。 “聽革命后代講故事”主題活動中,邀請原青土澗村副書記張進芳講述史家營鄉的真實抗日故事和至親的抗美援朝經歷,同學們仿佛感置身槍林彈雨、先輩以命相拼的激烈戰爭場面,激發著同學們拳拳愛國心,深深愛國情。
聚焦生態修復,尋覓致富密碼
6月30日,“青春筑夢”暑期實踐團赴百瑞谷參觀調研。史家營鄉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和北京首都功能新定位,京西煤礦以“綠色、安全、轉型、轉移”為核心理念,逐漸轉型為“生態環境優美、產業高端集約、文化特色彰顯、城市和諧宜居”的現代化生態涵養新區。史家營礦業遺跡展覽中心是中國房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見證了煤炭開采工藝的發展和北京城的變遷。活動中,實踐團采訪了北京初心之水使命之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齊秦偉先生,他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案例典范,通過水源載體,將傳統文化與老區文化相融合,助力圣蓮山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當天,實踐團成員向當地工作人員以及村民展開走訪、調研,探索如何以“自然—歷史—文化”相結合的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環境、文化的協調發展,實現新時代鄉村發展的“高水平”、“高生態”、“高效率”。根據實地探訪,同學們感受到各鄉村正探索推出適應當地發展的新時代“文旅融合”之路。
感悟非遺魅力,躬身志愿服務
7月1日,“青春筑夢?繪鄉村振興新畫卷”暑期實踐團首先前往史家營鄉元陽水村,探尋傳統文化魅力。在村委委員聲情并茂地講解后,實踐團成員嘗試換上戲服,“沉浸式”體驗山梆子戲,感受非遺魅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回門宴原是史家營鄉的婚姻習俗,現已衍生至招待貴客的宴席,向客人們展示史家營鄉獨特的“住回門”習俗。實踐團成員將繼續挖掘回門宴文化內涵,努力讓山鄉民俗綻放新的活力、讓優秀傳統再掀時代新潮。
下午,實踐團成員開展志愿服務,以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志愿理念。義診團隊志愿者在村里輔助義診人員為老人測量血壓、分發科普小冊子;“青春助學”志愿者走入學生家中,與山區兒童近距離交流,點亮兒童夢想,助力少年成才。
深耕實踐成果,推進共建交流
“青春筑夢”師生團隊深挖革命老區紅色文化,以青年視角講好老區故事,推出“青年服務國家”系列新聞推送5篇,形成“遇見·史家營”系列宣傳15篇,設計紅色旅游路線4條,產品LOGO、文創設計、海報設計20余項,制作“花上人間史家營”視頻1部,并通過區域聯動不斷做活做強紅色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文章,提高革命老區的綜合社會效益。
青春筑夢,繪鄉村振興新畫卷。下一步,“青春筑夢”師生團隊將基于調研基礎,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成果轉化,以青春智慧助力老區發展新思路、新視角。肩負使命,懷揣夢想,國際經管學院將繼續引導青年在火熱的實踐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在民族復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