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學校在阜成路校區召開書院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會。教務處、經管學部、輕工與食品學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部、食品與健康學院、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數字書院等部門負責人及代表參加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以及校內的相關專家學者參加,圍繞“工商一體化”理念下書院制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展開深入研討。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錄馳沖教授主持。
輕工與食品學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部分別匯報了求真書院和創新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兩個書院的培養方案聚焦“通專融合、交叉創新”的培養理念,充分體現了對新工科、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積極響應,展示了學校在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制度設計與實踐路徑。
在專家研討環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朱鴻亮教授指出,當前新工科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要更加注重基礎與前沿的結合。他建議書院加強基礎課程體系的系統性與前瞻性設計,同時引導學生在早期階段參與科研訓練,他建議嘗試引入“科研型課程”與“項目制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真實科研課題中提升綜合能力,應注重食品安全與材料科學之間的學科交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潛力。
北京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劉紅敏教授指出,面對技術快速演進的挑戰,課程體系應當動態優化,注重“通識-核心-拓展”三級課程結構的協調布局。她建議推動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模塊與人工智能核心課程的縱深融合,同時在教學中引入“真實數據”“行業案例”作為驅動因子,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她建議書院進一步探索跨學院聯合培養機制,為學生打造更具場景感和綜合性的學習路徑。
教務處處長王魯娜教授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推進書院制建設,要重點把握四個方面,一是突出人才培養模式的系統創新,構建融合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的新型培養體系;二是健全學校層面的治理機制與政策支持體系,夯實改革基礎;三是強化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全流程監測與評估;四是立足北工商學生特點,打造更具適應性和引導性的教育服務體系。她進一步提出兩點期望,一是希望書院圍繞“工商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工科、商科與食品、輕工等多學科協同育人的路徑,構建復合型、跨界型人才培養新范式;二是希望各單位在培養模式設計中體現更強的開放性和前瞻性,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育人活力,引領學校本科教育質量邁上新臺階。
本次研討會是學校貫徹落實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精神、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學校將以書院制改革為契機,持續推進“工商一體化”人才培養戰略,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