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以“生物智造,預制未來”為主題的2024未來食品智造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市平谷區成功召開。論壇以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大食物觀為指導,聚焦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以科技創新為主脈絡,深入挖掘食品產業新質生產力,促進業態、模式、結構、產品優化和產業現代化、數字化升級,體現了科技引領和“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助力首都未來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由平谷區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北京食品學會聯合主辦,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主要承辦。我校食品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鄭喜姣帶隊,一行14人到會,聆聽與會院士、專家及企業家的致辭和報告。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北京食品學會理事長、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羅云波,副院長李健教授,分別在論壇作主旨報告。李健主持了論壇部分時段。
羅云波教授以《智慧食品,讓健康更智慧》為題作報告。針對人民群眾對食品的需求由“吃飽”邁向“吃出健康”“吃出個性”的需求升級,報告提出,“智慧健康是新時代的精準健康導航,幫助我們避開健康風險的暗礁,駛向高質量生活的港灣”。報告闡明,以功能明確、形式多樣、個性化的智慧食品為媒介,實現個性化健康管理、智能健康檢測、健康數據分析,從而有效降低全民醫療成本,這正是屬于未來的智慧飲食模式。
李健教授發布了《預制食品與新質調味料》主題報告。他談到,采用超微粉碎、射流處理等前沿技術和裝備的新質復合調味料,是一種以清潔、健康、風味提升為基本特征的創新調料。在調味料生產加工中,通過食品特征風味靶向控釋技術等科創成果,實現了填補口腔環境風味控釋技術的空白。通過新質復合調味料的使用,能夠為中式預制食品風味保持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嶄新的解決方案。
論壇上,李健代表食品與健康學院與陽光七星投資(海口)有限公司、中國食藥促進會預制菜與智慧團餐專委會就“國家農業及食品安全算法平臺”簽訂三方協議。
李健啟動了“預制食品安全與質量健康行”活動。該活動將深入基層企業,以專家指導和媒體科普為手段,從工廠透明化和食品科技知識普及化雙方面促進預制食品企業發展。“預制食品安全與質量健康行”一期活動內容為“團餐走進預制食品名企”,將于7月1日正式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