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學校舉辦團干部培訓、學生干部培訓第六講,林永和教授對學生干部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心理素質培訓。
為了讓同學們全面了解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林永和教授圍繞什么是素質與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何提升心理素質三大方面展開講解,指導學生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進一步完善自己,擁有完善的人格,在人生道路上從容不迫、一往直前。
林教授指出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逐漸加大,導致心理問題的原因來自于方方面面,生存就業、家庭因素、學習、情感、個人能力的局限以及人際交往等帶來的困難都有可能使同學們出現心理問題,所以,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在社會中立足的前提與基礎。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擁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客觀的自我評價、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堅強的意志品質、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健全的人格特征、積極適應與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林永和教授對學生干部提出希望與要求,班團干部要協助老師及學校幫助同學們樹立自尊自愛自信的品格,培養學生的健康情緒與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障礙,優化學生個性,心理品質,預防學生中由于心理問題引發的突發事件,進行危機干預。作為學生干部更要時時反省自己、剖析自己,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并為之不斷進取,這樣才能在面對困難與壓力時坦然面對、積極克服。林教授重點強調了個人心理素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要結合中國夢做我的夢,通過個人的努力為夢想不懈奮斗,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團課的最后,林教授還向學生干部分享如何在社會競爭中有效表現自我的方法,同學們受益匪淺。
培訓課的最后,同學們一同觀看了紀錄片《180臺DV的故事》,走進留守兒童的生活,感受心理素質教育的現實意義,相信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良好的心理素質會成為同學們人生發展的基石,使他們不畏艱難,勇敢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