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2023年學生暑期實踐團以“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感悟最美中軸帶為主題,奔赴包頭、太原、西安、洛陽、宜昌等地開展實踐調研活動。2023年7月24日,在洛陽洛邑古城,洛邑古城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工商大學在舉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洛陽市發改委負責人鄭凱、老城區區委常委、西南隅辦事處書記滕婕、 洛陽市老城區文旅局局長尚鳳輝、洛邑古城負責人張乾、唐氏大袖衫非遺傳承人張志曉,北京工商大學團委書記付仕倫,實踐團帶隊老師及全體成員參與本次掛牌儀式。
滕婕代表老城區區委、區政府致辭,向參加本次活動的各位來賓表示歡迎,希望以建立大學生實踐基地為契機,與高校開展全面、長期、深度的合作,依托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輕工、經管、旅游、傳播等前沿學科知識和優越的人才儲備力量,服務洛陽老城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希望本次活動成為溝通老城區和北京工商大學的橋梁,成為學科知識與社會實踐融合的平臺,成為維系老城青年與北工商學子的紐帶。
尚鳳輝介紹了洛陽文旅產業發展,從“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入手,以發展漢服文化為切入口,推動“漢服+古城”強強聯手、疊加賦能,讓洛邑古城持續成為網絡最受歡迎的寶藏級漢服打卡地,打造洛陽文旅標桿品牌。
唐式大袖衫非遺傳承人張志曉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漢服制作工藝向實踐團成員做了詳細介紹,她帶領團員手工復原了唐代名畫《搗練圖》里的12套唐大服飾,更好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讓非遺文化走進更多年輕人的視野。
付仕倫介紹學校人才培養、思想教育、實踐成果、教學科研等基本情況,結合食品、輕工、商科等特色優勢學科,圍繞洛陽老城的歷史文化和旅游發展,在文旅融合、產學研用、社會實踐、協同育人等方面提出合作意向。
座談結束后,學校與洛邑古城正式成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實踐團成員紛紛在座談交流環節發言,來自洛陽本地的實踐團成員郭加琪談到:作為一位洛陽本地人,在我成長過程中見證了洛陽在這十幾年的變遷和發展,我很為我的家鄉,十三朝古都洛陽感到驕傲。我們大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發揮自身的學業優勢,促進文化創新,讓洛陽在新時代不減隋唐色,重現輝煌景,利用文化資源帶動城市出圈發展。
實踐團成員廖承禹談到:洛陽是中華民族古代恢弘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縮影,通過這些天的實地走訪調研,我深刻認識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感受到了洛陽的特色文化旅游和文化遺產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結合本次建立實踐基地的契機,我們可以圍繞我商科學習專業背景,開展社會調查和數據統計,通過“科創”的形式,打造 “非遺+研學”“非遺+文創”“非遺+數字”等實踐品牌,結合自身專業能力來建言獻策,從而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