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數學與統計學院師生來到蒲洼鄉東村,與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共同協辦“京西山巔 星海暢游”2024第二屆蒲洼東村生態文化旅游日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徒步大賽和志愿服務活動,推動新時代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蒲洼鄉東村位于北京房山的深山區,風景秀麗,空氣質量極好,有優美如畫的山林風貌,舒適宜人的海拔氣候,獨特奇異的地質景觀,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礎,素有“京西小西藏”的美稱。
房山區蒲洼鄉東村黨支部書記孫廣亮發表致辭,他首先感謝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和北京工商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作為共建單位,對東村建設發展的大力支持,表達了建設美麗鄉村的愿景與期待,希望與高校繼續擴展合作空間,助力東村發展。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副書記畢平平作為共建高校教師代表,對蒲洼鄉人民政府、東村村民委員會為高校和同學們搭建人才培養和實踐平臺表示感謝,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錘煉、成長,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貢獻青春力量。她表示,學院將與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攜手并肩,進一步拓展雙方以及與東村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共同建設美麗東村,助力六大房山建設。首都師范大學志愿者代表張躍然在發言中表示,將以精誠的服務保障文化旅游日活動,展現青年學生風采。蒲洼鄉黨委副書記李艷平為徒步運動大會鳴槍開炮。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黨總支副書記郭猛,蒲洼鄉副鄉長郭璐,蒲洼鄉組織部長、工會主席楊帥,蒲洼鄉宣傳部長蔣瑞鵬與蒲洼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各科室代表參加了開幕式。
數學與統計學院和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的學生共同設計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演出,節目涵蓋音樂、舞蹈、舞臺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演出由首都師范大學吳鑫業與數學與統計學院王馨悅主持。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的同學們用民族舞蹈和嘹亮歌聲拉開了帷幕,《火紅的薩日朗》熱情奔放,《望鄉詞》“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勾起游客思鄉之情,傣族舞《美麗的金孔雀》舞姿優美,打擊樂獨奏《我的小寶貝》演奏形式獨特新穎,獨唱《再看一眼親人》等歌曲歌聲嘹亮、深情感人。
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生以東村紅色歷史、災后重建為背景創作編排舞臺劇《雨落有聲》,帶領觀眾了解蒲洼鄉東村保衛家園、建設家園的奮斗足跡,抗日戰爭時期,東村黨組織妥善安置村民,組織民兵打擊敵人,保衛縣政府。新時代,東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高山生態旅游、建立高端休閑民宿,找到了一條致富新路,大雨過后,東村人響應號召,開展災后重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一聲聲的“同志們”展現出蒲洼鄉東村在黨的領導下,不忘初心,不斷前行的決心與毅力。
張盛熙獨唱《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聲娓娓道來青年人對真摯戀情的想往,張赫麟和彭梓蕓合唱《因為愛情》,以大學生的視角訴說著純潔美好的愛情故事。郝雪妍的街舞串燒活力四射,青春熱烈,燃爆全場。最后,全體演員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聲慷慨激昂,堅定有力,樸實真摯的傳遞大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將氣氛推向高潮。
演出結束,百余名徒步愛好者漫步山間,欣賞鄉間自然風光,看群山環繞,數學與統計學院志愿者在徒步路線的助力點進行路線指引和物資保障,保障了徒步活動的順利進行。徒步大賽結束后,李艷平、孫廣亮、畢平平、郭猛共同為獲獎游客頒獎。
此次生態文化旅游日活動為當地村民、游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達到了文旅+運動的效果,學院將深化與首都師范大學良鄉校區基礎學部的合作交流,持續發掘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結合點,依托教育教學實踐基地,以黨建引領,開展“紅色1+1”活動,推動更多師生參與東村建設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