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挖掘專業課程德育內涵,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經濟學院積極響應學校號召,于12月4日上午,在良鄉校區舉辦“2024年經濟學院課程思政優秀教師教學比賽”。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良、執行院長詹新宇、學校教務處副處長熊科出席比賽。副院長牛曉燕、金融系主任李飛、貿易經濟系專業主任李麗、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楊建海、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左思明擔任比賽評委。比賽由經濟學院劉倩穎主持。
詹新宇致開場辭,他向與會領導、評委和參賽教師們對學院教學活動的支持與積極參與表達感謝。他強調應牢固樹立“三全育人”理念,即全體教職員工,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全部課程的思政教育融入。他談到,課程思政應細微至教學的每個環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啟發、引導學生。他希望老師們通過比賽激發教育教學創新動力,不斷提升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熊科在發言中指出,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的關鍵環節,對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的創新型人才至關重要。組織比賽旨在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培育學生喜愛的“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引領教師們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一體貫通,為專業教師開辟思政教育新途徑搭建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呂良在發言中強調,提升政治站位與深化課程思政實踐的重要意義。他指出,高校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他鼓勵青年教師們應結合自己的學科特色,深入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主題和所承載的育人功能,在課程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塑造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培養健全人格。
經濟學院共有14位教師參加本次教學比賽,他們通過精彩的教學設計和生動的課堂展示,體現了良好的育人意識和責任心。運用案例導入、多媒體展示、提問互動、教學道具使用、動態圖和板書等教學手段,將思政教育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到《國際稅收》《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公司金融》《中國對外貿易概論》《社會保障學》《保險科技》《財政學》等課程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思考國家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關系,教學思路清晰,展現出良好的理論功底和精神風貌。
評委們對參賽教師的表現進行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中肯建議。評委們指出,教師們應更清晰區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結合課程特點,優化思政主題元素選擇和設計;可通過案例教學增強課程吸引力,善于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強化育人效果;教師們應加強研究,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生層面找準切入點做好課程設計,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提升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等。
牛曉燕進行活動總結,她對參賽教師們對課堂教學、課程思政和人才培養的重視表示感謝。教師們展現出的良好教學風范,為學院培育校級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學院領導、專家評委和參賽教師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經濟學院課程思政優秀教師教學比賽順利結束。經過現場評分,推薦楊瓊、韓璇、楊曉婷、張琳、徐芬、王雯、王倩七位教師為學校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并推薦楊瓊、韓璇、楊曉婷、張琳四位教師參加學校課程思政優秀教師決賽。
學院將進一步為推薦進入校賽的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不斷提升學院課程思政建設水平,致力于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新時代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