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第18屆中國農產品電商高層研討會(2024)在北京工商大學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在商務部流通司、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指導下,由“數字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主辦,我校經濟學院、拼多多、騰訊會議網、學說平臺直播網、今日頭條支持,并由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承辦。研討會分為領導專家致辭、《2024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報告發布、案例分享、專家點評四個環節。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教授,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研究所所長、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院長洪濤教授先后主持會議。
致辭環節,著名流通經濟專家、原國內貿易部總經濟師丁俊發教授,農業農村部農業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供應鏈處三級調研員蔡少鋒,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我校經濟學院院長詹新宇教授分別作專題演講。
丁俊發教授強調了農產品電商在“三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示2024年農產品電商要與“三農”全方位深度融合,農產品電商要為促進消費做出新貢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活農產品電商市場主體,同時實施“數商興農”工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王小兵書記表示,此次研討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必將推動農產品電商以新質生產力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他強調,農產品電商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需準確把握推進農產品電商創新發展的重點任務,以新質生產力推動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做出新的貢獻。蔡少鋒在介紹商務部在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農產品節點基礎設施和產銷機制建設,加快農產品電商發展所做工作的基礎上,指出商務部未來會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下,加快推進農產品供應鏈轉型升級,完善流動設施,優化產銷鏈條,培育市場主體,助力農產品電商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強調,農產品電商是新質生產力的體現,電商可以讓業態更加多元化,讓農產品不僅走向全國,更要走向國外。她建議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商高質量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跨境電商人才,建議國家進一步支持平臺企業以及創業者、電商從業者。詹新宇院長以“多措并舉促進農產品電商業高質量發展”為題,指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階段,促進農產品電商服務業提質增效,還需多措并舉:加強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快遞“最后一公里”;加強農村電商服務業骨干人才培養工作,盡快補齊農產品電商服務業“人才短板”;加大農村地區基層干部培訓力度,全面賦能新時代鄉村振興“領頭人”;加大農村電商補貼力度,切實推進農村電商服務業“降成本”。
在報告發布環節,洪濤教授現場發布了《2024年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分別從引言、背景、現狀、特征、政策、問題、趨勢、電商文化等8個方面進行解讀。洪濤教授結合2023-2024年出臺的政策文件,特別是剛剛出臺的《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分析了存在的12個方面主要問題,探討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趨勢,還提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十大理論問題。
案例分享環節,阿里淘天集團研究中心副主任左臣明、拼多多高級總監韓瑋、蘇寧易購電商事業部總監常玉峰、832平臺企劃部公共事務總監陳月敏、郵政電商副總經理張宇、隴南電商發展局副局長焦武民、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冰、武漢餐飲協會會長劉國梁、湖南商務職業學院校長李定珍教授、蘭州交通大學副教授宋結焱,分別結合企業發展和案例調研交流了其在農產品電商探索方面的實踐和經驗。
專家點評環節,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博士、中物聯大宗商品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周旭、期報傳媒副總經理馮鐵瑩、北京孔翎數智咨詢服務創始人兼CEO(原阿里研究研究院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謝周佩、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盧奇、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曉雪(農業農村部糖產業崗位科學家)、棗兒謠總經理寧新順,分別從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獻綜述等角度出發,圍繞農產品電商賦能鄉村振興作主題演講。
據悉,本次研討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主會場設在我校阜成路校區,全國設立若干個分會場(其中甘肅隴南市在9縣區組織了9個分會場),全國農村電商同仁、行業協會同仁和部分地方政府的部門領導參加會議。“第一視頻”進行了全程在線直播,通過第一視頻、學說平臺和騰訊會議等渠道收聽收看本次研討會超過12萬人次,產生了較為廣泛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