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青年教師教學沙龍系列活動于5月13日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的主題為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實踐反思。出席活動的有教務處副處長李海生,理學院院長曹顯兵、院黨委書記祝鈞、副院長李寶河、副院長周艷杰、北京市教學名師楊益民教授。學院青年教師參加了活動。活動由副院長周艷杰主持。
北京市教學名師楊益民教授首先談了自己對教育教學的反思。楊教授分享了三名19歲青年的成才故事,旁征博引,表達了網絡時代為自主學習創新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現代教育應更注重精神、內涵的塑造,培養無限的探索精神,強化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各系教師積極交流,談到從課前準備、課堂互動、課后總結等方面為學生樹立信心的方法,在課程難點處可以加入自己的學習經歷,拉近與學生間關系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鼓勵學生;同時建議各教研室或學院可以定期組織對教師的教法培訓,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工作。
李海生對沙龍形式的教學交流學習表示贊同和鼓勵,他談到,老教師對青年教師傳、幫、帶的意義很大,教務處將盡全力支持并配合學院的各項教學活動,并寄語學院的教學沙龍活動能夠持續有效地舉辦下去。
曹顯兵指出,學院的教學工作有了保障才可切實提高教學水平,真正做好教學工作。在教學建設期間需要一定的措施來推動教育成果,理學院將全力為學校的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祝鈞在總結發言中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寄予厚望:青年教師是學院的希望,教學任務繁重,對核心教學質量的作用之重大毋庸置疑。希望學院的教師們能夠扎實教學基本功,多學習,多交流,共同提高。
本次沙龍活動的三個主題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在縱向與橫向的教研模式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理學院教學沙龍活動今后將每月舉行,以期持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繼續深化本科教學綜合改革,在教學中取得更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