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院2016年9月成立的“信仰點亮青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理論學習實踐社,是積極響應校團委號召,在學院團總支指導和管理下的學生理論社團。青馬社貼近“95后”青年學生的成長需要,本學期通過組織學習、研究、探討、實踐,帶動廣大學生黨員、團員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基本理論思想,培養學院學生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青馬講堂----專家領讀經典 明辨社會思潮
青馬社成立“微型圖書館”,為學生們買來《資本論》、《青年們,讀馬克思吧》、《馬克思靠譜》、《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苦難輝煌》等書籍,并定期舉行讀書沙龍。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田建華副教授與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學科負責人郭毅教授為學生們解讀經典,明辨西方思潮。
田建華副教授在“新時期下如何解讀《資本論》”講座中介紹了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時代背景、立論依據以及主要內容,結合每一位學生閱讀《資本論》的感受進行了認真的點評。她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意識形態占主導地位的學科,它在批判中發展,是我國革命與實踐所證實了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夢發展所需要的時代背景。《資本論》從問世到現在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同學們要結合中國國情學習《資本論》,遠大的理想要有遠大的情懷來支撐,用文化自信反哺世界。
郭毅教授的《如何認識歷史虛無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專題講座,從“人生而孤獨,需要尋求精神歸依”、“西游記---- 一部詮釋中國傳統倫理價值觀的經典文本”、“反本質主義思潮的由來”、“什么是歷史虛無主義”、“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社會轉型與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以及“如何理解歷史唯物主義”這六大方面展開,結合古今中外案例旁征博引,以詼諧幽默的語言,把晦澀難懂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含義深入淺出、娓娓道來。通過梳理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過程與特點,論述歷史虛無主義在當前存在的緣由,以及對青年大學生可能造成的影響,由此強調科學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內涵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不要像盲人摸象那樣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碎片化的理解,要深入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科學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用歷史唯物主義梳理歷史,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
青馬時政---熱點問題探討 思考中促成長
青馬社堅持問題導向意識,立足當前大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發現問題,梳理問題,全面真實的把握學生思想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生思想引領工作。開學初,學生們針對“薩德”、“樂天”等事件展開熱烈討論,探討理性愛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預備黨員們開展了別開生面的“五分鐘微黨課”活動。變“一人講”為“大家講”、變“長篇大論”為“短小精悍”、變“單一型”為“多樣化”、變“灌輸式”為“互動式”,寓教于樂。大家結合時事政治、黨規黨紀、黨風廉政教育、革命故事、以及當下熱播的《人民的名義》等內容,結合自身的學習體會,從不同角度出發,由點到面、深入淺出的解讀黨的知識理論,發表了各自的見解。他們聲情并茂的演講,充滿感染力和說服力。
青馬榜樣---朋輩暢談信仰 青春夢托舉中國夢
青馬社邀請高年級學生黨員返回良鄉校區,與低年級團干部一起展開形式活潑的朋輩暢談會,同學們在柏林藍操場圍繞著鮮紅的黨旗和團旗坐在了一起,夏海同學與青馬社的預備黨員以及16級各班的團支書們就如何開展班級團建工作、響應“兩學一做”、落實“一學一做”、入黨心路歷程等促膝長談。張博陽同學與14級15級的優秀班長代表們以“凝聚班級力量,做好班級榜樣”為主題在求知廣場與16級的班長們展開暢聊,希望每一位班委干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服務同學,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青馬實踐----紅色基因紅色情懷 實踐教育堅定紅色信仰
學生們在馬克思逝世紀念日當天錄制了學生朗誦的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一悼文的微視頻,通過視頻讓同學們更深刻的了解到馬克思的卓越貢獻并感受馬克思的偉大精神。
學生們參觀新華社歷史陳列館與新華社新聞信息發稿中心,了解新華社八十多年來忠實履行黨的“喉舌”“耳目”職責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參觀了被譽為制作國家新聞大餐的“中央廚房”,學生們站在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參觀駐足的地方,認真聆聽工作人員對新華社光輝歷程的介紹。
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是黨交付給共青團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強調要堅持黨管青年的原則,提出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等10個重點項目。學校黨委歷來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校團委深化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二級學院始終保持以黨建帶團建,在大學生中培養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大學生補精神之“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幫助他們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遠大抱負、有崇高信仰的大學生。